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贾谊的柔性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谊的管理思想具有浓重的柔性管理色彩,主要表现为变化因时的管理原则、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和礼法并用的管理要求等。时至今日,贾谊的柔性管理思想,不仅能够极大拓展柔性管理的理论思路,解决有待探讨的诸多争论,而且能够为柔性管理实践提供现实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82.
贾谊记载了在一次诏置酒飨群臣,召诸子赐食的高层酒会上,公子胡亥下陛时故意践败群臣履的故事.后世政论家以此作为秦二世胡亥道德批判、秦政批判以及更宽广领域的政治文化分析的对象.或以为胡亥少习刻薄之教体现的早期教育的缺失与秦朝行政体系的覆败有直接关系.而秦时文化政策和文化导向的问题,亦使得社会风尚受到影响.汉初重视太子教育,保傅制度得以健全.贾谊的相关论著对于皇族教育的这一历史进步有积极作用.而胡亥故事被贾谊作为反面参照,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83.
贾谊写《惜誓》当是他人性本质的体现。《惜誓》当是他借怜惜屈原不得志而誓死之篇来表达他的看法和态度。从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屈原之死的事实表示了惋惜之情,对其本人表达了尊敬之心,但又毫不保留地表达出"以死抗争社会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做法并非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的态度。其价值不仅在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所谓君子生存得志敬业、失志隐身和绝望自杀三种选择之外更多的思考:为什么君子只是消极地对待命运的选择呢?为什么就不能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来对待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呢?为什么就不能以务实的态度来改变现实社会中总是君子和小人颠倒关系的事实呢?君子真的有必要考虑以上这些问题吗?贾谊提出了明哲保身、明辨是非、当留则留、当退则退的新主张,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方法。这些新思想、新主张和新思路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它是贾谊《惜誓》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更是君子生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所在。它既是社会问题,更是人生问题。《惜誓》的美学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证:以生命为中心的美学思想、"神游太空"的美学思想、"神游昆仑"的美学思想、"思今忆古以明君子之道"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4.
刘军 《船山学刊》2008,(1):167-170
汉阙陈书,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庭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蕡。 中唐刘蕡在历史上是和汉代贾谊齐名杰出的政论家诗人。他被宦官陷害,被贬为柳州司户,客死异乡。然而他的死因、年月和安葬地点,一千多年来众说纷纭,历来是一个不解之谜。  相似文献   
85.
唐雄山 《江汉论坛》2007,2(10):61-63
根据贾谊的观点,人性的终极根源是道,人性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人性诸要素的组合关系随着时空与事件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贾谊认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塑造人性,使人性诸要素的组合关系达到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86.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多次提及贾谊且对贾谊十分激赏,并多次以“清”组成的词语来评价贾谊的作品。贾谊文章给人以“清”的审美感受,除了文章运用的技巧使然外,与其心智也有很大关系。贾谊文章之“清”大致可包括文辞之清和心智之清两方面。  相似文献   
87.
在中国思想史上 ,贾谊如同流星一般 ,光芒灼目 ,瞬间即逝。在贾谊的思想体系中 ,安民是一个主题。他认为安民是治国理民的核心 ,所谓“牧民之道 ,务在安之。”为此 ,他提出了安民的三步曲。他的安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践 ,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8.
佳木 《老人世界》2010,(1):38-38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洛阳人,汉文帝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值西汉政权初建时期,社会比较安定。18岁时,贾谊便以善属文而闻名郡中。后经河南守吴公向汉文帝推荐,他被立为博士(学术顾问),时年仅22岁,在博士中年纪最轻。每逢文帝征询意见,别人尚未能言,贾谊即能对答如流,并得到众人的赞同。于是,在一年之内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侍从皇帝,参谋议政),深得文帝的信任。  相似文献   
89.
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侃自用之道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文中说到苏轼批评贾谊不善“自用”,也就是说不会处理好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以致使他的才能失去了发挥的机会,最后忧郁而死。苏轼对此颇感惋惜,说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其实,苏轼自己又何尝真通“自用”之道呢。不也坎坷了一辈子么!他年轻气锐时也曾写过进策二十五篇,以图自效。但他又反对王安石的改革。以致被投入监狱,并被贬黄州。  相似文献   
90.
文帝的即位背景使得他与功臣集团的关系较为微妙,在匈奴和诸侯王的双重威胁下他们必须相互依赖和支持,但文帝试图伸张皇权,功臣集团亦力图维持权势,双方之冲突不可避免。文帝与功臣集团在薄昭、贾谊的问题上,在改"德运"的问题上,互有攻守,但所有的冲突均是以间接的形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展开的,双方保持着不触碰对方最后底线的默契。这种政治冲突冷处理的背后蕴涵着强大的张力,凸显了汉初政局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