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6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1788篇
劳动科学   112篇
民族学   203篇
人才学   196篇
人口学   108篇
丛书文集   2820篇
理论方法论   513篇
综合类   4464篇
社会学   933篇
统计学   52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1106篇
  2013年   721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12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863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三产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三产化这个与工业化、城市化并驾齐驱的概念,探讨了三产化的指标、阶段、特性和需求,分析了我国三产化的现状、演变和潜力,论述了我国三产化的调控,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三产化程度,使三产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观不仅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关系着中国的国计民生、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民族团结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下要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断对其进行探索,致力于通过民族团结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3.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遵循发展的规律性,又坚守发展的价值性;既坚持发展的辩证法,又彰显发展的时代性;既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展现强大的历史定力。在方向意蕴上,需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目标意蕴上,需要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鲜明主题;在时间意蕴上,需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在空间意蕴上,需要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04.
由“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等所体现出来的“道路思维”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征。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中国古代思想家也认为,事物是在过程中形成的。从“两个结合”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一条道路,其次才是理论、制度、文化。“道路思维”有助于破除有关社会主义的教条化、单一性的判断模式。路是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不是先验的、预成的,而是在中国道路的开辟过程中生成的,它必然随着道路的延伸而改变。“道路思维”是活的辩证法,体现了新时代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05.
人身权和财产权是侵权法保护的客体.要实现人身权的保护,最为重要的是公民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重视有形财产权向现代的重视人身权观念转变.当前在我国法律实践界出现了一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权利形态,这些权利之所以以前没有出现,要么是权利的自然属性受到了压制,要么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不足.这些新权利实质上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公民权利意识启发的开端,预示着中国的法治建设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6.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是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历史主题,是东方道路优越性得以显示的关键。从《论十大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党围绕这一主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探索,其间经过了重大的曲折。党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使我党对现实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有了清醒的认识,制定了正确路线,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找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推动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通过阐释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评价2012-2021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时序演变和空间特征两方面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2)从时序演变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协调度及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其中耦合协调度呈轻度失调 濒临失调 勉强协调演变,由衰退失调型转向过渡磨合型,整体未达到协调发展;从空间特征看,耦合协调度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不同驱动因子对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据此,提出推动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促进青海经济崛起的内力和龙头是青海的工业化进程。为此,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完善青海所有制结构,形成低耗高效的新型工业化所需的制度环境和微观基础;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等提升青海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9.
柴达木盆地城市化历程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达木盆地城市化肇始于20世纪中叶,它的直接动因是随着盆地矿产资源的层层勘探与开发、交通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而导致的大批开发人口的迁入,经过了东部城镇萌芽、重点向西部转移、全面繁荣与整合、两大中心城市带动的发展历程。盆地是目前青海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由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限定和陷入发展困境,特别是越来越无法顾全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支撑,盆地城市化面临生态危机和结构不稳定这两个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亟待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确立切合实际的城市化方针和方向、挖掘人口转化潜力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对区域内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2005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其69个县(市)进行分类,然后对各类县域的经济发展特征一一作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研究甘肃省县域经济及发展战略的选择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