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0篇 |
免费 | 71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0篇 |
劳动科学 | 18篇 |
民族学 | 52篇 |
人才学 | 52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580篇 |
理论方法论 | 125篇 |
综合类 | 1382篇 |
社会学 | 680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115篇 |
2014年 | 224篇 |
2013年 | 238篇 |
2012年 | 285篇 |
2011年 | 275篇 |
2010年 | 315篇 |
2009年 | 228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151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灵肉二元一直是西方文学和西方哲学的核心议题,受制于伦理和宗教语境的主宰和束缚,在过往的文学叙事、宗教隐喻和哲学思辨中,肉体往往被认为是灵魂的桎梏和监狱,这一思想导致了清教主义思想的盛行,也使得身体沦为人类文明书面记载中一个面目模糊的存在。于是,身体在“德”与“礼”的束缚中进退无据,既没有理论话语的表达权,也没有现实存在的着陆场。但可感、可欲的身体却一直是人类思想的精神沃土,以梅洛?庞蒂为代表的身体哲学的凸显为身体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最有力的辩护。同时,中国哲学中身心一体的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生命本身的关注都为解决灵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2.
论《红岩》的“身体”革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是解读《红岩》革命意识的一个重要的维度,从身体的命名、身体的出场仪表、身体的感知系统等身体的构成属性凸显了敌、我两种不同的"身体阵营"。革命身体的受虐被演绎成了庄严的凯旋仪式与洗礼典礼。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相似文献
93.
王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2):130-133
文学文本中女性的身体成为建构其主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身体、欲望的觉醒具有反抗男权、颠覆既有的性别秩序的意义。张爱玲的小说具有独特、鲜明的女性视角,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文本所具有的对男权文化的反抗和颠覆性质。 相似文献
94.
梁成帅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2):44-49
身体意识是身体美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实践性是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基本特征。改善身体意识旨在通过提高身体体验、感知,增强自我使用、自我认识和自我批判的能力,更大程度地实现个人快乐、幸福的目的。当今文化现象中身体地位的凸显是身体意识研究的现实语境,改善身体意识能够充实艺术经验、增强艺术感知能力,通过调整习惯的身体等途径可以实现身体意识的改善,但是也面临身体意识是否拥有反思性及其反思限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96.
方英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61-65
[摘要]高唐神女作为一个虚构的女性美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战国后期人们对女性美的理想要求。高唐神女的身体美学意蕴的丰富性在于,她的出场既是男权意识驱使下的女性美想象,又与人类文化中的女性崇拜有关。前者生动地诠释了“女性美的男性制造”的美学内涵,后者则反映了女性独特的性别美学优势,对女性的颂扬实质上是透过她们的美丽向人世间最美好、最神圣的精神作由衷的礼赞。 相似文献
97.
采用教学、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对农业院校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调研发现,体育舞蹈选项课能有效改善女大学生四肢围度和腰臀比,使她们更接近健康标准,身姿呈现曲线美,气质行为高雅;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能明显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力量、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水平;通过体育舞蹈训练可以促进女学生身体姿态的健康优美,提高艺术修养和优稚气质.因此,高等学校应积极推广体育舞蹈项目,逐步提高大学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8.
李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5):76-82
从身体的维度出发,揭示了西方哲学对“身体性”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解答:其一,传统西方哲学将肉体和心灵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二元论的基本构架中,使肉体在意识哲学中一直处于一种隐匿和遮蔽的状态。其二,后现代哲学家用“肉体”来反抗意识哲学的独断性。展开了所谓的“哲学肉身化”运动,又将肉体以及与肉体相关的一切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上这两种哲学在“身体性”问题上仍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独白式”的主体性哲学,而要真正解决“身体性”问题,只有坚持的一种“身体间性”维度的现象学精神,才可能达到“身心合一”的完美之境。 相似文献
99.
100.
在汉语中,有近百个身体行为动词都能够引申出言说义,在蒙古语中这类动词也有同样的表现。虽然这类词义演变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但又有不同。本文从语义和结构的角度比较了两种语言中这类动词的成类引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