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8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351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585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辛亥革命期间,甘宁青诸马军阀从静观其变到出师勤王,最后临阵倒戈、回兵参与光复运动,就角色而言,完成了从传统社会卫道士而至掘墓人的转换;就性质而论,自身开始并逐步完成了由封建时代拥兵自重的地方实力派向民国时代资产阶级新军阀的过渡。本文旨在探讨辛亥革命对西北诸马军阀集团新旧交替的转换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2.
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研究在两岸学术交流中起了破冰的作用,关于此方面的交流已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学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时间切近,不少亲历者犹在,但历史记忆已经出现偏差。仔细检讨交流对于两岸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研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所遗留的问题,不但有助于推动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研究的持续发展,而且可为两岸的学术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历史中,留东清真教育会的组建及其刊物《醒回篇》的发行,以及其爱国爱教的思想颇受后世关注,但其成员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本文考订留东清真教育会主要成员事迹,探析其与同盟会的关系,发掘其成员归国后在各省光复运动中的表现,揭示晚清回族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的关联,认为该会是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创立的一个革命团体。留东清真教育会成员的行动,体现了近代回族的文化自觉和国家认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对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2,33(1):79-79
由薛其林主编的《辛亥革命与长沙》丛书,2011年10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编撰者从长沙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制高点俯瞰下来,追本溯源,立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大背景,凸显了长沙在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素有改革进取精神和革命斗争传统的长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也是武昌起义的“首应之区”。  相似文献   
35.
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历程与问题 大众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传统,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传统,也一直是中国推进社会工作的传统。从辛亥革命之际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以来的百年间,虽然社会工作的发展中断过,但是这种传统一直在延续,大众化的经验也一直在传承,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积淀。  相似文献   
36.
江苏立宪派是清末立宪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辛亥革命前追求立宪,主观上反对革命;辛亥革命期间,控制革命并促进革命在全国的成功;在"二次革命"时背离革命,加速了"二次革命"的彻底失败.江苏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前追求立宪的政治活动,加速了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但在辛亥革命后支持袁世凯则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  相似文献   
37.
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虽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它却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发端于中原地区的这场革命也波及到了黑龙江。黑龙江的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其中,进行了多次英勇的战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黑龙江地区的封建专制势力。  相似文献   
38.
民国初年在广东执政的革命党人从革新教育、改变观念、改良习俗、改进风气以及改造市政等多方面谋求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推动近代社会的变革,却遭遇了具有很强"趋新"与社会参与意识的地方精英之强烈抵制,表面上看这是新旧知识体系的冲突与较量,实则是地方精英对革命党人政治排挤的一种反抗。广东军政府推动社会变革的艰难局面典型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社会基础之薄弱与策略失误。  相似文献   
39.
蒋翊武是革命团体文学社的负责人,在武昌首义前夕被推为起义总指挥,为辛亥武昌起义的成功作出杰出的贡献。作为湖南常德人,蒋翊武深受湖湘文化的濡染熏陶。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成仁取义的牺牲精神,既体现了湖湘文化精神,又进一步弘扬了湖湘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0.
严昌洪 《晋阳学刊》2012,(5):90-101
介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辛亥革命研究概况,以郭真《辛亥革命史》为中心,系统梳理当时研究中的基本观点,总结其中若干特色: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学术研究为现实斗争服务的目的;部分论断带有左倾色彩;缺乏学术规范等特色等。指出那时开创的一些好的或不甚好的学术传统,为后来的一些研究者所承袭,因此,对早期共产党人的辛亥革命研究需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使辛亥革命研究在新时代里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