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79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方向正确,同样有可能迷失。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托马斯·库克船长曾经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下了这样一次令他百思不解的奇遇:一次,当他率领船队航行到大西洋中央时,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鸟群。数以万计的海鸟在天空  相似文献   
182.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应加以恢复和保障.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恢复迁徙自由势在必行,并为恢复迁徙自由建构了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3.
矮寨坡是湘西的一道天险。到湘西来如果你不到矮寨坡打个转,你等于没有到湘西。矮寨坡是汉语称呼,我们苗语叫"搙究"(noul njux),直译成汉语即是"穿花"或者"挑花"。挑花是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要两个人一起玩,我少女时代玩过;那时候,我跟着姐妹们聚在一起绣花朵绣花边,倦了累了,就抽一根丝线出来,在芊芊十指上穿来穿去变成一个几何图案,另一名女伴再用十指来挑出一个不同的图案来,挑来挑去,花样繁多,趣味无穷。一座大坡用一种女孩子做的针线游戏来冠名,想起来有多么的奇妙多么的美好呢!  相似文献   
184.
塞尔柱人自10世纪中期开始向河中地区迁徙,一个世纪后逐渐 迁徙于中亚、中东及西亚.本文认为塞尔柱人迁徙的原因有:南部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的分裂;阿拔斯王朝后期突厥军事力量的兴起;河中、呼罗珊及伊拉克地带的富饶;不断增长的人口;塞尔柱人与乌古斯叶护之间的宗教及权力矛盾.  相似文献   
185.
长期以来,史学界只确定百泉县在阳晋川(红河川),但具体地点不明,也有方志界朋友暂定彭阳沟口姚河村.本文以大量史实确定,隋代百泉县治所在彭阳县红河乡友联村马河组城子胡同、武德八年百泉县治由阳晋川迁至现在彭阳县城老城址,又从历史典籍、地理方位、出土文物等方面佐证了唐百泉县迁到彭阳老城的具体过程,基本澄清了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186.
整个法律体系中存在着各种权利,在相互交叉重叠中不免出现融合与矛盾,各种权利的类型不可能得到均等的保护,为此权利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权利位阶。本文着重从网络人肉搜索的言论自由权与隐私权的矛盾冲突的案例中初步探析权利位阶问题。  相似文献   
187.
贺中 《青岛画报》2011,(10):30-31
"拍摄鱼的时候,你就是它们中的一员,拍摄鸟的时候你便在和它们一起飞翔!这样,你手中的机器才能纪录下最多、最美的它们!这就是记录片!"雅克·贝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继"天地人"(《迁徙的鸟》、《微观世界》、《喜马拉雅》)生命三部曲之后,耗资7500万美元的《海洋》又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海洋》拍摄了4年零7个月,7个摄制组转战全球50个拍摄地,  相似文献   
188.
它们依偎在险象环生的路上,依偎在相亲相爱的路上,用彼此的爱来消弭惊恐。或许过一会儿,它们中的某些成员将会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中消失。落日的余晖,温情地铺撒在坦桑尼亚的塞卢斯自然保护区。小山峁上,一群幼小的动物亲密地依偎在一起,遥看落日……这是一种极聪明、极有人情味的动物,叫缟。刚刚躲过一场猎豹的追杀,此刻它们正享受着劫后余生的甜蜜和喜悦。对这种身长仅40厘米的小动物而言,活着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非洲东部的高原,它们有数不清的天敌:非洲狮和非洲  相似文献   
189.
关于锡伯族的族源问题,鲜卑说与女真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此争论背后,事实上是锡伯与满洲复杂交织的关系与历史。建国初期新疆、辽宁两地锡伯族人口的差异状况以及历史上锡伯人的迁徙历程,表明锡伯族人的族群状态随着其族群认同的变迁而存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锡伯人因为迁徙带来的客观资源环境的改变,其族群大体经历了由相对独立的部族—满洲共同体中的一员—前现代民族—现代民族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认同因素对作为当时的边缘族群的锡伯人具有重大意义。在西迁以后,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多重因素导致满洲认同的衰减,锡伯族脱离满洲的进程大大加快。与此同时,伴随此进程所带来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则对锡伯族知识分子在其民族族源的追溯和民族历史书写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0.
古蜀先民大石崇拜现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民俗学的角度对古蜀先民的大石崇拜现象进行考察认识。认为蜀人的大石崇拜最初来自对蚕丛所居之地岷山的崇拜 ,是大山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其后蜀人先民沿岷江向川西平原迁徙过程中 ,又立大石作为路标 ,于是大石崇拜现象随之进入成都平原。及至开明时代 ,大石被赋予“神力” ,被蜀人视为“镇水”神物加以顶礼膜拜 ,但它仍然是大山崇拜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