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104篇 |
免费 | 1321篇 |
国内免费 | 76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884篇 |
劳动科学 | 1801篇 |
民族学 | 661篇 |
人才学 | 5276篇 |
人口学 | 1173篇 |
丛书文集 | 11130篇 |
理论方法论 | 3286篇 |
综合类 | 36136篇 |
社会学 | 6982篇 |
统计学 | 68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9篇 |
2023年 | 1499篇 |
2022年 | 1654篇 |
2021年 | 2080篇 |
2020年 | 1653篇 |
2019年 | 2490篇 |
2018年 | 731篇 |
2017年 | 1689篇 |
2016年 | 2404篇 |
2015年 | 3657篇 |
2014年 | 9785篇 |
2013年 | 8708篇 |
2012年 | 8689篇 |
2011年 | 9396篇 |
2010年 | 7440篇 |
2009年 | 8409篇 |
2008年 | 7291篇 |
2007年 | 4979篇 |
2006年 | 4606篇 |
2005年 | 4644篇 |
2004年 | 3978篇 |
2003年 | 4121篇 |
2002年 | 3105篇 |
2001年 | 2482篇 |
2000年 | 1956篇 |
1999年 | 920篇 |
1998年 | 462篇 |
1997年 | 406篇 |
1996年 | 310篇 |
1995年 | 263篇 |
1994年 | 192篇 |
1993年 | 128篇 |
1992年 | 119篇 |
1991年 | 162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22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胜任素质是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职位和组织环境中工作绩效的各种个人特征的集合(包括技能、知识、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等)。如图1所示.一个人的胜任素质是分层、分级的:从最表层的浮于冰山之上的知识与技能,到最底层难以用一般方法测得的内驱力及社会动机,越靠近冰山的底部,对其潜在的业绩产生的影响就越大,也就越难以后天习得和提高。 相似文献
82.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理论界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拟从实证分析入手,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理论剖析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并指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计划执行的检查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称为进度检查;二是在计划期终了时检查,称为执行结果检查。计划执行检查所依据的统计指标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也称计划完成相对数),它是将某一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同期计划数进行对比,反映计划的执行情况。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84.
85.
黄虹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96-98
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人员身份申请学位,是我国学位授予工作的重大改革与创新,是开辟的一种采用多渠道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途径,是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同等学力人员的资格认定、培养管理、论文答辩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6.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跨国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国际扩张的过程中,动态知识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持续竞争优势。现有知识是企业国际扩张的基础,知识流动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转移、配置、整合、发展现有知识,同时,企业还必须具备掌握和适应新技术的知识升级能力。现有知识、知识流动和知识升级构成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动态知识管理,此三要素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影响决定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学习能力、吸收能力、转换能力和利用网络的能力则是影响跨国知识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或概念,那就是“教练”。它把员工管理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拓宽了新世纪管理的视野,对于主管如何管人带团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9.
树立风险意识,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环境更加严峻,竞争更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将促使企业树立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预测和防范工作,抵御经营风险,加强企业经营的风险管理,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地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90.
简单描述了磁各向异性检测应力原理,指出在复杂平面应力状态下所采用的主应力差法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的模型.实验表明新模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