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21篇 |
理论方法论 | 1篇 |
综合类 | 65篇 |
社会学 | 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交通肇事犯罪的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体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交通肇事犯罪的一个量刑情节 ,而非定罪情节。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定以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我国刑法尚未确定过失共同犯罪的情况下 ,不宜认定交通肇事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102.
<正>交通法跟随时代发展而推进近期以来,四川省成都市的孙伟铭案、广东省佛山市的黎景全案、江苏省南京市的张明宝案、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张喜军案等一系列"酒驾"肇事案件,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将"交通肇事后逃逸"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含义以及相关的认定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然而由于该解释本身就存在缺陷,学者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也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使得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司法处理极不统一。本文结合具体的实际案情,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念、性质和构成要素作出明确的分析,以明确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具体认定。 相似文献
106.
吴旭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1-94
土司的存在有赖于控制境内土民的同时能逃离境外国家的控制,土司化就指的是土司维持这种内控外逃的动态过程。武陵山区容美土司的土司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被外人视为原始低等的食物系统来维持的。这种食物系统通过采食和定居式游耕等食物生产方式以及食物制作和餐食结构上的特有习俗,来消解稻麦的主粮地位,树立与平原国家保持距离的边界符号、消除余粮积累,通过游耕—游治模式来维持流动性,以达到内控外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认定逃逸应当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对行为人肇事后的客观行为和主观目的综合评价,从而认定其行为是否构成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108.
潘登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07,(5):19-21
他在一次车祸中将路人撞死,为了躲避警察的"通缉"他选择了去做整容变脸手术....撞死人后含泪离别妻儿亡命天涯如果不是因为一次车祸逃逸,也许家住江苏省张家港市和平小区的马东现在就不会再次背井离乡。2001年3月3日当晚10点多,马东驾驶着自家新买的小车从朋友那往回赶。由于多喝了几杯白酒,加上暴雨滂沱,马东眼前一片迷蒙。在一个胡同口,一个路人突然走了出来,马东来不及躲避,当场将来人撞倒在地。由于下着暴雨,灯光昏暗,马东只看见一个中年大 相似文献
109.
110.
胡刘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本文力图通过对四种情结──忧郁情结、老儿童情结、渔父情结、浪子情结的粗浅描述和分析来揭示比较广泛地存在于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游离社会的意向,并借用一天文学术语“逃逸现象”来表达这种意向,旨在暗示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逃逸”.对四种情结的描述和分析大都站在社会实践的角度上说明造成情结的社会原因;并辅以引用的许多诗词作语言实例,意在表明这种“逃逸”更多程度上是一种语言现象,而非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