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21篇 |
理论方法论 | 1篇 |
综合类 | 65篇 |
社会学 | 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我国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也在近几年居高不下,特大交通事故屡见报端,将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推向风口浪尖。目前,中国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对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与处罚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着现实生活中多发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真实案件,仅仅依靠现有法律也会捉襟见肘。本文围绕交通肇事罪对该罪的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以及逃逸致人死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2.
交通事故的发生与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一直存在着交叉地带,对交通肇事逃逸的问题如何定性,应抓住三条线索进行判断:一是基于否定说认定合法行为不能作为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二是承认逃逸具有双重性质,但是都要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基础上才可认定;三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行政管理性质的文件,不宜作为刑事责任认定的直接来源。进一步讲,刑事处罚作为最后的保障法,应当遵循其谦抑性,在刑事认定时要避免行政违法行为入罪的扩大化。即使不能通过刑罚来消弭行为人造成的后果,还有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手段来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63.
张向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17
台湾实力派女作家朱天文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来书写女人,通过创作短篇小说《世纪末的华丽》和长篇小说《巫言》,揭示女性幽闭与逃逸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 相似文献
64.
交通肇事逃逸后被害人又遭其他车辆碰口,在不能确定被害人死亡是由第一次碰撞还是由其后车辆再次碰撞造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第一碰撞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速便捷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急剧增加。汽车的增加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可怕的交通事故。而交通肇事逃逸又是交通事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如何定性也成了司法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6.
文章介绍了税收机关与纳税人的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得出纳税人逃税和税收机关检查的最优概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税收机关与政府的博弈模型,得出政府的检查和税收机关违规的最优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税收逃逸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治理税收逃逸的前瞻性对策. 相似文献
67.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当前交通活动中极为恶劣的现象,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由其其特定的法律内涵、独立的法律性质,以及独特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加重情节。由于客观情形的复杂性,我国刑法关于"逃逸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概念上的误解和做法上的差别,成为刑事司法与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8.
汪炜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9,22(2):60-65
船舶肇事逃逸的比例高,查获率低,一直是困扰水上治安和航运安全的一大难题。以船舶肇事逃逸的认定为基础,梳理了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船舶肇事逃逸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规定,并通过监察博弈模型对水上交通管理部门和肇事船舶的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船舶肇事逃逸的法律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9.
梁军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
当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而交通肇事逃逸又是交通肇事犯罪中的多发现象,这也一直是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交通肇事逃逸的表现形式和认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待对于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的解决和刑法理论相关问题的讨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0.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4):59-63
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刑法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通过理论上的探讨,要成立刑法上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行为人客观上要有逃跑行为,主观上要有逃避法律追究和救助义务的目的;在行为人逃逸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场合,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既可能持有过失,也可能持有故意的心理态度;此外,在交通肇事的场合下,当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时,就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来对其进行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