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做了极其严格的规定,即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害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而且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被依法逮捕.<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审查逮捕的条件,但是在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法律条文仍存在不同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42.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1934年任北大文理院院长时,还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国民党中统特务怀疑他是共产党,在“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剿共“旨令”下,国民党就将他逮捕了。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在向特务头子求情时说:“范先生平素为人正直,生活非常俭朴。”特务头子闻言,如同抓住了证据,十分自信地断言:“够了!就凭这一点,足以说明他像共产党!”后来,国民党未审出个所以然,只好把他放了。范文澜出狱后对同仁幽默地说:“看来,以后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43.
到案措施是一种侦查权力,具有命令性和强制性特点.我国历代官府都以强制到案措施的使用为主,"捕"或"逮捕"构成传统强制到案措施体系之核心.从功能角度,当代主要法治国家的立法无一例外地规定了多种到案措施.我国现行到案措施制度不仅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也有所发展,这种发展源于对西方制度的借鉴,包括传唤制度与附带期限制度.传唤制度在强制措施之外为侦查机关提供了柔性的手段选择;附带期限制度直接限制侦查权力运作的时界,强化了对犯罪嫌疑人的自由保障.两种制度的基点均是更好地保障人权,形成了既具有传统的行政化倾向,又具有西方式人权保障色彩的侦查到案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44.
“公捕公判大会”前些年在各地密集举行,经过媒体的多次炮轰后,这些年比较少见了,但最近一段时间,也许是治安形势吃紧,“公捕公判大会”又流行起来。2008年9月18日,贵州省桐梓县公、检、法联合在该县体育中心召开“打黑除恶”公捕公判大会,公开对124名犯罪嫌疑人和51名黑恶势力犯罪分子进行了公开逮捕和公开宣判。  相似文献   
45.
在这个世纪交接的年代里,每一个下台后的政治人物都能感到背后凉飕飕的。199s年12月,当韩国大检察厅的检察官将前总统全斗焕和卢泰愚分别逮捕时,他们或许没有想到,一场延续至今的“世纪清算风”正是从他们的手上开始的。这个被清算的名单可以开列如下:全斗焕、卢泰愚、苏哈托、皮诺切特、科尔、埃斯特拉达、瓦希德、克林顿……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曾经在台上执政时风光一时,手中掌握强大的权力;他们一旦离开国家权力中心后,所做过的一切就将成为他们余生要受到惩处的根源,诸如杀人、金钱、女人之类  相似文献   
46.
社会     
《领导文萃》2011,(14):136-137
中国食品监管依然松散 两年前发生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许多黑心食品加工商受警告、查处和逮捕,甚至有两人被判处死刑。但是今年春天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表明,官方的努力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7.
《社科纵横》2017,(8):104-107
无证逮捕是有证逮捕的一种例外,主要是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准现行犯采取的暂时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侦查措施。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先行拘留"是对现行犯及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在无拘留证的情况下,抓捕犯罪嫌疑人,这与国外无证逮捕制度本质上相同。  相似文献   
48.
羁押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能有效地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且也能够较好地控制犯罪;但是羁押也是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剥夺,一旦适用不当或者滥用,将对公民权利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本文从诉讼观念上的转变,诉讼程序的层面进行构建,司法体制层面进行构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完善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49.
中国目前能够行使逮捕决定权的主体是检察院和法院,但在司法职权的配置中并未有集中或分别设置制约机制,缺乏对检察院、法院两机关逮捕决定权的制约和监督,影响了公民基本人权的司法性保障。逮捕决定权的行使涉及报请批捕、决定逮捕和捕后未决羁押三个阶段,据此分别设计制约机制,有助于实现逮捕决定权机制的完整性,统一检察院和法院在不同阶段的制约要求,增强司法应用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0.
现行刑事诉讼法将羁押作为拘留与逮捕后续的当然状态,必然导致羁押的滥用。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未决羁押应属非常态的例外,故应通过完善羁押的实质条件予以理性控制,尽量减少羁押。建议将羁押从拘留、逮捕中剥离出来,并以现行的逮捕条件为基础,严格羁押的实质条件:适当提高羁押的证明标准,完善“罪疑条件”;对“罪重条件”加以必要的法定限制;明晰“必要性条件”,这是减少羁押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