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89篇
  免费   60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管理学   3034篇
劳动科学   257篇
民族学   214篇
人才学   337篇
人口学   105篇
丛书文集   7058篇
理论方法论   1319篇
综合类   12166篇
社会学   1590篇
统计学   263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1632篇
  2013年   1455篇
  2012年   1779篇
  2011年   1907篇
  2010年   1785篇
  2009年   1892篇
  2008年   2083篇
  2007年   1664篇
  2006年   1459篇
  2005年   1328篇
  2004年   1188篇
  2003年   1073篇
  2002年   974篇
  2001年   786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德性是社会的人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即人的道德存在,它是社会的人得以确立的根据之一。公共行政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应当具备最为基本且最能符合公共行政时代主旨的德性,具体包括公共利益至上、慎用权力、责任本位、反思平衡和行政忠诚。  相似文献   
52.
无论从任何角度考察,权利都以政府的巨大财政成本作为后盾,否则权利便无从实现。当现代政府的公共利益责任与权利成本发生矛盾时,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权利成本最小化、公共利益最大化,就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必须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3.
相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实现,对企业自身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缺乏机制的制约和策略的应用,其实现是困难的。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促使更多企业从履行绝对社会责任,上升到追求更高层次社会责任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外在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注意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4.
近三十年国内研究生科研状况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研究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科研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由此,也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鉴于此,本文就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国内对研究生科研状况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经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取向上,多为理论思辨的定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道德、学位论文的相关内容等方面;在研究结论上,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基于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今后研究的几点建议:研究取向需多样化、综合化;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扩展等。  相似文献   
55.
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虔诚的信教者”。他们都相信这些圣书所记载的东西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因此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广布教义,让全世界的善男信女都信奉主的教诲。(犹太人是第三类人,他们不信神不信教,不觉得他们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6.
由于伦理道德是针对普通公众的社会规范,要使普通公众都能自觉地遵守它,就必须使普通公众能了解、认同它,伦理道德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它的传播教育方式与文学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往今来,凡是有效的伦理道德传播都充分地运用了文艺及其它载体,单纯的道德说教往往难以凑故。21世纪的中国高校道德建设理应汲取人类数千年历之中形成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在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中,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文艺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57.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是由于某种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既符合违约责任构成要件又符合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多种民事责任并存和冲突所产生的现象。因此 ,采取责任聚合与自由选择诉因的措施来解决责任竟合 ,以期充分保护受害方权利 ,消灭责任重叠可能导致的不公平 ,合并不重叠部分的责任。  相似文献   
58.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农民转变为市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很长时期内,这些人只能被冠之为“准市民”。现在,很多地方只注重经济等“硬件”的发展而忽视一些配套的“软件”建设,这使得“准市民”的道德状况呈现一种二难困境:他们既带有农民的色彩又在艰难地适应市民的道德准则。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特殊人群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道德状态”,如,知行脱节,道德失范,道德评价不公正,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准市民”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9.
侵权后果的性质辨析与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围绕侵权后果的性质是债还是民事责任和对侵权后果在民法典中是制定独立的侵权责任法还是归属民事责任法这两大问题展开论述。论文否定侵权后果是“债”的定论 ,提出侵权后果是“责任”的新结论。论文提出了对侵权后果应归属“民事责任编”的立法意见 ,指出了己进入人大常委审议程序的《民法典 (草案 )》制定独立的“侵权责任编”的非合理性。  相似文献   
60.
张大为 《南都学坛》2007,27(1):63-64
随着世纪之初,中国诗坛理论研讨和创作新质的出现,“诗歌与道德伦理”这一古老的话题,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诗歌道德伦理”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话题为何要在这一时期出现?它是如何接续以往的诗歌历史并浮出历史的地表?为了能够将这一现象进行更为清晰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我们相继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任教的老师,以及曾在中心就读的博士,开展了一次关于“诗歌道德伦理”话题的研讨。其间的文章,除了以直接切中论题本身的方式展开论述外,还包括诸如诗歌道德的承担及其层次内涵,以及在回顾新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诗歌与道德”的现实意义,等等。我们期待这些文章在较为全面地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下,将此问题的研讨导向一个更为广阔、深入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