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71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199篇
社会学   197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受湖北省委、省政府委托,2016年5月26日.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刘善桥率团赴西藏山南.祝贺山南撤地设市。  相似文献   
42.
43.
4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参与行政模式,其中既有对文化多样性宗旨的正向坚守,也存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内涵的负向偏离和悬置,尤其是“标准化”的操作路径,使进入官方认可体系后的非遗不可避免地衍生出新的话语霸权、官僚体系和权力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原本带有生命实践性质的文化事象,被不断地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其情感结构内核特质减弱,符号标识利益作用凸显。只有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质性内核——情感结构,突出在地化的文化持有群体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回应文化持有群体的心理诉求,推动文化多样性的持续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构建当代社会文明和民众美好生活的优质基因。  相似文献   
45.
46.
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打击避税活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纷纷制定出自己的反避税税制,使各种反避税的措施制度化和法律化.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完善反避税措施.  相似文献   
47.
康乾时期,人们在垦种永定河下游滩地、淤地的过程中,结合他们对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河流汛期和粮食作物生长规律的认识,调整农业种植模式,形成以一水一麦为代表的种植模式,在季节性气候和汛期变化的空隙获得农业发展空间,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收入。清朝政府适应这样的淤地利用模式,促进水涸空间及时种植,发展地方经济,形成独特的人水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8.
天、地、人是古代中华民族对宇宙整体的总的看法,是研讨一切具体事物所共通使用的理论原点。古人从天文现象、气候更迭、天气变化等“天”象中观察到“时”的变化,从地形地貌、植被物产、位置环境等“地”貌中发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从人禽的二重化、圣凡二重化、性情二重化中明确了“人”的行为准则、道德操守、价值判断。就认识对象而言,“天地人”是整体的、系统的;就认识过程而言,是从天→地→人的以大观小、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模式;在“天地人”整体内比较而言,人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9.
宋代政治斗争剧烈,大批谪宦文人至贬地后身心会经历“恶托邦”的惊恐、“异托邦”的不适和“乌托邦”的诗意栖居三个逐步深化的心理状态的递嬗过程。宋代谪宦文人在心理层面上的此种转变,既是因宋代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所致,亦与宋代社会“三教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谪宦文人心态逐渐圆融豁达有关。从“恶托邦”“异托邦”和“乌托邦”三个维度分析宋代谪宦文人持续性的贬地书写,可窥见谪宦文人心态演变的轨迹,并感知其作品所映射出的贬地在宋代国家政治中地位的变迁之势。  相似文献   
50.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叙事形态,随着城市化的飞速扩张已发生一种明晰转向:从传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客观化美学呈现,演变为与现代性同构、承载城市主体怀旧情绪与批判意识的主观化空间形态,在真实与“想象”的相融相汇中,建构起一种寓托着创作主体“恋地”情结的乡村空间。由此,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叙事,以多元性、异质性指向标示出对中国乡村电影空间美学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