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719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147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94篇
理论方法论   232篇
综合类   3784篇
社会学   367篇
统计学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824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包含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两个方面内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强调社会主义的效率问题,而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追求社会主义的公平问题.没有效率的社会主义公平只能是平均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没有公平的社会主义效率就会造成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这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需要社会政策的构建和维护.全面辩证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脊梁.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续接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坚持弘扬毛泽东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他继毛泽东之后,再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他完成了毛泽东提出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用新的实践锻铸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3.
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是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发展了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的基本 方针、确立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概括了新时期发扬民主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以及强调了加强制度建设对 多党合作的重要性的特点。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强自身建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历史观的角度论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进行比较研究可见,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同发展生产力直接联系起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的独创性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5.
本文首先对经济发展周期性理论的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周期性理论的新发展及其意义,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6.
87.
文章论述了邓小平从右江实际出发,把改造旧军队和发展农民武装结合起来,创造武装起义新模式,颁布了土地革命法令,创造性地开展土地革命,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处理民族关系,解决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等问题。  相似文献   
88.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但它的核心和实质是要探索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各国在探索革新的道路上,也发生过一连串的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以本文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持续探索社会主义的情况、经验、认识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89.
论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邓小平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处理我国与周边国家领土争端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有一个提出和完善的过程。其主要内涵有:主权属我,毋容置疑;尊重现实,搁置争议;互利合作,共同开发;放眼未来,和平解决。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根本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解决问题的现实原则。实践证明,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邓小平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凸现出邓小平对民主法制实质的理解和把握,竖起了一面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准确地理解应为法治思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原理;厉行法治,“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目标;“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基本方针。以上构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髓,它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