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8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30篇 |
理论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52篇 |
社会学 | 14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契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农业外部性内部化的关键。在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制度设计中,应制定相关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发挥和农业生态补偿相关重要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充分保障社会中间层和农民的监督权利。生态补偿制度“以补偿促进环境保护”是对我国目前生态保护制度的重要补充。生态补偿制度的我国实现由传统“惩罚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向多元的保护机制有重大意义,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苏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发展的特殊历史时代重大课题的科学应对,也是对我国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重大课题的科学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革命"的"新乐章"的成功谱写,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重大发展、对党的基本战略的重大推进,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扩充,是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难题的历史性破解,是对中国的"软实力"的集中概括与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23.
24.
肖生福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45-47
在邓小平的视野中,一方面错误是客观存在着的,人难免犯错误,我们不应惧怕犯错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要实事求是对待之;另一方面,承认错误难免并非要任错误扩大和泛滥,我们应力求少犯错误,不犯大的错误,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实践邓小平正确对待错误的思想和敢于“试错”的精神,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5.
黄明成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1):5-7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六中全会的召开和决定的发表标志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和社会建设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全面、直接和生动的体现;标志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强力作为期. 相似文献
26.
意识形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共同的价值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合理的社会调控手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社会整合工具。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7.
吴组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4-144
一《金瓶梅》出现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约当16世纪中叶后、17世纪初。最初以抄本流传,至万历后期始见刊行。全书一百回。有两种版本:最早的名《新刻金瓶梅词话》,有万历四十五年(1617)东吴弄珠客的序。作品采用山东方言和 相似文献
28.
郝振忠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可能标志着一个新的理论形态的初步形成 ;是党建工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是新形势下衡量我们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9.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的建设,是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江泽民同志在上海考察杜区建设时强调:“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适应新的情况,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尤其要把社区党建搞好,这对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本文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阐述,涵盖了其战略地位、重大意义、根本目标、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等丰富内涵,已然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系统把握和深刻领会这个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