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59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247篇
管理学   3999篇
劳动科学   122篇
民族学   600篇
人才学   539篇
人口学   56篇
丛书文集   9229篇
理论方法论   1543篇
综合类   16696篇
社会学   1758篇
统计学   619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768篇
  2022年   619篇
  2021年   784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516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1046篇
  2014年   2147篇
  2013年   1807篇
  2012年   2158篇
  2011年   2459篇
  2010年   2289篇
  2009年   2373篇
  2008年   3074篇
  2007年   2240篇
  2006年   1875篇
  2005年   1650篇
  2004年   1492篇
  2003年   1272篇
  2002年   1253篇
  2001年   979篇
  2000年   736篇
  1999年   381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影视教育还是一门年轻学科,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上还处于思考、探索阶段.要寻求更大发展空间,需要教师寻求一条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并能贯彻人文教育理念的教学路子.  相似文献   
972.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文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翰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33-38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最近几年文艺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争议的焦点实际上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学感性经验问题,而是这种感性经验进入文学话语领域后对传统话语秩序和意义造成的冲击.时尚工业把物品和影像的生产与符号和意义的生产最大程度地结合起来,利用文学叙事为其自身建立意义和合理性,造成意义的泛滥、消费和消解.面对这种冲击,坚持捍卫传统价值体系和暂时搁置价值判断成为文化研究者两种对立的态度."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出的不是感性的问题,而是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973.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等原则,是和谐社会构建对行政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公正为基础的市场导向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行政发展的核心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张子程 《理论界》2022,(11):1-7
自然和谐系统美学观源自自然本身的和谐及人与自然之间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和谐关系。及至当代,和谐系统美学观已构成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并成为指导人类审美实践的行动指南。和谐系统美学观可以指导并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度并阐释人类的审美实践行为,由此达成自然生态的整体和谐。和谐系统美学观意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审美观,使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敬畏自然,遵从自然生态规律。对此,坚持和谐系统美学观就需要我们在人类审美实践中去自觉地应用它,观察生活、审视现实和反思人类的审美实践行为,并及时纠正人类审美实践中破坏自然生态美的错误做法。鉴于此,和谐系统美学观就成了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审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理论,值得我们探讨并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7.
传统工艺是民族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是影响民族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思维转变的核心。通过对1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访谈文本资料整理,运用扎根理论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逻辑关系,通过修订范畴与概念,提炼出两类主范畴,一类是包括“传统工艺”“技艺传承”“产品开发与创新”三个方面的核心能力主范畴,它们决定了民族传统手工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另一类是影响价值创造能力的五个关键因素主范畴,涉及“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品牌建设”“政府政策”“空间位置”五个方面。在坚持“突出特色,差异发展;多元融合,价值创造”的基本理念下,核心能力与关键因素共同作用于民族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推动传承人、企业、政府及相关人士从关注传统工艺的技艺传承转变到注重传统工艺的价值创造上来。  相似文献   
978.
一流专业集群是应用型高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一种新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路径选项。专业集群是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专业集聚共生体,具有根植于区域产业集群的现实需求,促进实现多重要素的集成创新与互动发展,以及构筑多元利益主体的价值共生平台等建设特质。在现实中,应用型高校的一流专业集群建设存在脱离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未能形成开放型的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高度重叠,陷入“内卷化”;未能形成价值共生的专业建设理念等诸多难以实现真正“集群”的实践困境。优化一流专业集群的建设机制,应用型高校需明确需求,找准一流专业集群建设的产业定位;资源集聚,凝聚一流专业集群建设的竞争优势;统筹谋划,创新一流专业集群建设的生态空间;协同共赢,完善一流专业集群建设的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979.
教师角色的转换是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反思教学价值取向的传统范式对教师角色的遮蔽,在教学价值取向的现代范式下,超越教师的传统角色,使教师获得解放的乐趣:教师将从领导型转变为合作型、从客体型转变为主体型、从再现型转变为创造型、从物本型转变为人本型.  相似文献   
980.
私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与它们在其他领域(诸如政治、公共事业等)中所起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在社会公共责任中尤其是社会保障方面所起的作用明显不足.通过对现状的描述,对私营企业参与社会保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中西方私营企业在成长中的差异,并尝试运用多种理论来解释这些因素,为中国私营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