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4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43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42篇 |
人才学 | 26篇 |
人口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431篇 |
理论方法论 | 60篇 |
综合类 | 1044篇 |
社会学 | 301篇 |
统计学 | 1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214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00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雾霾污染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雾霾污染的产生虽与自然因素有关,但主要受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城市PM2.5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优化能显著抑制PM2.5,减少雾霾污染。异质性检验表明,省会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对PM2.5具有显著抑制效果,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其影响不显著;分地区来看,下游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PM2.5影响显著为负,而中游和上游地区存在产业结构优化对PM2.5正向影响的情况。此外,人均GDP、人口密度、外贸进出口和固体废物利用率等变量对PM2.5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针对雾霾污染既要跨区域联合治理,又要分地区差异化治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协同效应,从产业结构布局、生态环境治理和财政投入等方面为治理雾霾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2.
匡跃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2):23-27
生态型城市群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既有社会文化的共同特性,又有自身的特点.生态型城市群文化体现出科学性、继承性、借鉴性、地域性、创新性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3.
54.
运用2008—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密度不高,创新联系仍需加强;相对于创新联系围绕中心城市集聚趋势而言,从中心城市往外辐射趋势更明显;四个创新板块与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国家布局相一致;整体网络中网络密度提升、网络效率和网络等级度下降,以及个体网络中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增加,均对网络中各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5.
城市群发展的基本动因由企业、消费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等主体诉求构成,城市群发育程度越高,其基本动因的组合越复杂。尽管如此,在推进城市群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在既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根据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非均质的实际情况,寻求各类主体利益诉求的共振点,并且通过完善行政经济区、设立特定经济功能区、圈定不同经济关联区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完全可以依据经济区与行政区分离的条件,选择都市圈和城市圈建设,推进部分领域一体化,促进毗邻地区合作,作为当前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6.
对经济危机影响下长江干散货运输企业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干散货运输企业可采取的经营战略类型及模式.采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来选择干散货运输企业的经营战略类型,从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增长率这两个因素入手,构建了长江干散货运输业务经营战略模式选择的战略聚类模型,以利于选择合理有效的干散货运输业务的经营战略模式;并结合经济危机影响下长江干散货运输行业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经济危机形势下长江干散货运输企业应采取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7.
58.
长江是中国21世纪的经济脊梁。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沿江联动,应加强沪、渝合作,只有上海、重庆这两颗“螺丝钉”强壮了,才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发展的“H”形大骨架坚挺起来。 相似文献
59.
周兴茂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4-151
在"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构建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坚实依托;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和主线,正确认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确立科学的旅游战略为重要举措;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使"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节"的全面构建得以尽快实施,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罗士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269-272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经济利益具有区域和行为主体特性,在利益属性上,两者均呈现出双重性。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利益的实现,一方面要求区域内各领域的一体化,另一方面要求重视聚集经济效应。聚集经济是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利益的一种实现方式,具体表现为近邻效应和专业化效应。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利益的整合既可以通过城市职能分工整合模式实现,也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化整合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