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篇 |
民族学 | 6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7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61篇 |
社会学 | 13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文章以长江流域“政区单元”河长制的推行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1年长江流域重点断面水环境质量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长江流域“政区单元”河长制的政策效应,并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发现:(1)短期内“政区单元”河长制政策可以显著降低长江流域COD和NH3-N含量,COD的改善程度优于NH3-N,水质有所提升,长期内“政区单元”河长制政策的环境保护效应逐渐减弱,不具有可持续性;(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政区单元”河长制的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水平较高的中、下游地区政策效果优于经济水平较低的上游地区;(3)省际边界污染检验结果表明,“政区单元”河长制下,长江流域省界地区存在“以邻为壑”的行为,长期来看“政区单元”河长制并未明显改善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04.
长江流域不仅是个自然区域,也是个经济区域、社会区域,人力资源对其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人力资源沿江变化的开发现状,提出从全流域出发,综合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5.
106.
经过60年的治理开发与保护,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优良生态得到有效维系,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7.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在亚洲地理板块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在全球地缘政治比较中,以亚洲重心和海陆兼备而拥有较大的优势。前文通过与欧美的地缘政治比较,认为欧洲的地缘政治特征是无中心的绝对破碎型板块,北美洲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绝对主体板块,亚洲则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相对主体板块。本文(下)在中国内陆地缘政治的区域比较基础上,特别阐述长江流域地缘政治的功能和意义,认为中国的地理大势是北部陆域广阔,东部大部分地带与大海衔接,这样的地形对中国政治产生着双重影响:它既保护了也弱化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当今的中国作为海陆复合型国家,其国防务必海陆兼顾,方可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8.
长江与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走岀的“几”字形河道与长江走出的“V”字形河道,撑起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广阔腹地。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并同向流入太平洋的这种双河结构是中华民族形成大一统国家的生态地理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东方文明源远流长的自然保障。远古时期,我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在黄河流域开始繁衍生活,但由于历史上黄河流域战乱的发生和自然条件的变化,中华民族的经济重心逐渐南迁至长江流域。历朝历代以来的统计数据客观地刻画了这一变迁。 相似文献
109.
柳鹏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23-25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守卫长江流域,于淞沪会战后组建长江流域江防军,江防军历经中国抗战长江沿线重要的战役,包括江阴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等。在武汉会战中,为保卫武汉,江防军于马当湖口一线战前做充分准备,后因部分高级将领玩忽职守,贻误战机,最终使武汉会战前哨战、马当湖口要塞争夺战很快落下帷幕。尽管中国江防军退出了苦心经营的马湖要塞区,但江防军仍为保卫武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0.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课题组 《调研世界》2008,(12)
一、四川与河南农业差距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河南人口9392万,四川人口8169万,河南乡村人口比重67.5%,四川65.7%;河南耕地面积8110.3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6.24%,四川9169.1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7.0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四川与河南农业环境相当。198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