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政  李慈进 《领导广角》2001,(11):59-60
在上海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可以说是聚集了亚太政界精英,而其中有三个国家的女领导人成了此次会议的一个亮点。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就是印尼总统梅加瓦蒂、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和新西兰总理克拉克。  相似文献   
2.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女三个帮。纵观世界政坛,哪一位女总统不是靠别人的帮助而最终登上权力的巅蜂的?可以说没有一位是单枪匹马取得成功的一一印度总统帕蒂尔、菲律宾总统阿罗约,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都是如此。学习这些外国女总统的借力经验,定能提高您整合身边资源的能力,进而为您的职场加官晋级添加砝码。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们是如何借力升职的吧!  相似文献   
3.
张政  李慈进 《领导广角》2001,(11):61-62
阿罗约身材瘦小,容颜娇弱,难脱闺秀神情。然而,她行事果敢,手段利落,不乏强硬气派。尽管她系出名门,荣为总统的女儿。但是从政,对阿罗约而言,绝不是自小开始的梦想,如果不是总统这样一个身份,生活中的阿罗约更像一个学者,一个贤妻良母。但即使临危出任总统之后,在她刚强的作风中仍不乏温柔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罗云良 《领导广角》2000,(12):54-54
最近,菲律宾政坛可谓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现任总统埃斯特拉达正被“受贿”、“赌博”、“艳色”等丑闻搞得焦头烂额,特别是11月13日菲众议院通过弹劾总统议案,使埃斯特拉达总统颇有大树欲倒之势。那么,谁将可能成为菲继任总统呢?根据菲宪法规定,副总统将是总统的第一继承人。于是人们又纷纷把目光聚焦在现任副总统马卡帕加尔·阿罗约身上!  相似文献   
5.
人物     
《决策》2005,(7):7-7
曾荫权:从推销员到行政长官;艾哈迈迪-内贾德:伊朗总统选举杀出的“黑马”;阿罗约:菲律宾女总统就竞选舞弊丑闻向国民道歉;毛超峰:为污染公开道歉的市长。  相似文献   
6.
肖实 《东西南北》2012,(2):22-23
昔日女强人,如今阶下囚。 2011年11月18日傍晚,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在医院中被捕。这位昔日的“亚洲铁娘子”,将面临选举舞弊的严厉指控,最高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阿罗约将被软禁在医院中,直到其健康状况好转后,收押狱中。  相似文献   
7.
个人档案:阿罗约,1947年生于马尼拉,已故菲律宾前总统马卡帕加尔的长女。1968年,阿罗约在美国乔治敦大学攻读外交事务和国际金融专业。克林顿是她要好的同学。2004年她当选菲律宾总统。个人魅力:娇小中带有霸气,菲律宾人喜欢。当选原因:民众不满前政府的腐败,当然阿罗约家庭的既富且贵的背景帮助甚大。面临困难:反对派掀起的阵阵风浪是否能够让她持续到2010年任期届满。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新总统阿罗约: 名门之后,巾帼英才 2001年1月 20 日,菲律宾反对党联盟领导人、副总统阿罗约宣誓就任菲第14任总统。她的就任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阿罗约是一位娇小而精悍的女子,也是个非凡的巾帼女强人。她能成为继科·阿基诺夫人之后菲律宾历史上的第二位女总统,其成功的原因应归于她显赫的家世、渊博的学识、卓越的领导才干和良好的机遇。 阿罗约1947年4月5 日出生于马尼拉。其父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曾于1961年当选菲第5任总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政治家。阿罗约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她曾先后获美国乔治敦大…  相似文献   
9.
罗斯玛丽·阿罗约在《卡夫卡、博尔赫斯、科斯托拉尼的小说中创作与阐释争夺意义控制权的场景》一文中分别根据三位作家的小说情节,隐喻式地指出,在作家、读者、译者争夺文本意义控制权的过程中,读者与译者处于劣势的地位。此种观点.片面地将三者的关系对立起来,不符合文本借助读者及译者延续其生命的现实状态,尤其不符合文本借助译者在异文化环境中得以新生这一现实。必须尊重文本与译者之间和谐互生的关系,才有利于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罗斯玛丽.阿罗约后现代主义翻译观反对盲目崇拜原作权威,在课堂教学上强调译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的做法解构了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权力观,提高了译者的地位,使翻译不再为不忠实带来的罪恶感所捆绑,具有积极意义。但对意义的不稳定性的阐述似嫌矫枉过正,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