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陈嘉庚光辉的一生孕育了伟大的精神,陈嘉庚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诚信重德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勤劳俭朴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六个方面。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陈嘉庚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3.
陈嘉庚一生经历了在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同盟会、抗日战争期间回国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定居的三次政治抉择;这三次政治抉择都含有强烈的"正统"观念,都离不开革命和战争事件的影响。陈嘉庚痛恶战争、热爱和平,拥护正义战争、坚信正义必胜,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是一位"正义老人"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44.
陈嘉庚刚到重庆没几天,中共参政员叶剑英、林祖涵、董必武就登门拜访,不久,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又举行茶话会欢迎陈嘉庚。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  相似文献   
45.
《决策与信息》2008,(1):73-74
938年,汪精卫渐露叛意,陈嘉庚苦劝之,汪不听。某次,汪主持参议会,陈嘉庚拍电报提交议案,该议案简单明了:“敌人未退出我国以前,公务员谈和平便是卖国贼。”时恰是汪精卫宣读此案,不禁面白如纸,神色甚不安。此议案当即获得通过,且精简为十一字——“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次日,邹韬奋发表题为“来宾放炮”的文章,评论道:“此寥寥十一字,纵数万字亦所不及,实乃古今中外最伟大之议案。”  相似文献   
46.
赵霞 《老年世界》2006,(7):34-34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生于福建厦门市集美镇。17岁赴新加坡随父经商。1940年3月,他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冲破障碍,到达延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又组织“新加坡”抗敌动员总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相似文献   
47.
2008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举行了陈嘉庚科学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汪应洛教授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文治书院院长安芷生教授以“东亚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学说”项目获得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相似文献   
48.
自幼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为陈嘉庚先生形成其正统观念提供了基础。对陈嘉庚先生来说,地理一统和道德要求是判定政权正统与否的标准,特定的历史背景还使他受到汉族正统观念的浓烈影响。陈嘉庚先生的正统意识促成他从反清到拥蒋,直至最终支持共产党的一次次重大政治抉择。  相似文献   
49.
《管理学报》2006,3(3):F0002-F0002,F0003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 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厦门大学具有长期不间断的管理教育历史,早于1921年厦门大学创建之初就设立了工商企业管理科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于1999年在有关各系基础上整合而成,现设  相似文献   
50.
1938年,时值抗日战争初期,正当众多爱国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后方广大同胞和海外侨胞全力支援祖国抗战之际,在海外的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多次风闻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主张对日和平妥协。起初,他不信真有其事,因为他与汪精卫过去有过交往,私谊甚好。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路透社电讯公开传出“汪精卫发表和平谈话”,陈嘉庚才确信汪精卫真的在唱投降论调,汉奸嘴脸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