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12篇 |
理论方法论 | 21篇 |
综合类 | 150篇 |
社会学 | 17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陆继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50-154
正生活其中的穷人是如何理解和应对环境污染的?与以往关注大规模环境运动和环境抗争的研究不同,社会学家哈维尔·奥耶罗(Javier Auyero)和人类学家黛博拉·亚利康德拉·斯维斯通(Debora Alejandra Swistun)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故事。奥耶罗教授供职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社会学系,是拉丁美洲贫困研究领域的专家;斯维斯通曾在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学习人类学专业。他们以斯维斯通的家乡——阿根 相似文献
92.
强化债权人自治,优化破产程序中的权利配置已成为国际破产法改革的重要趋势,而债权人委员会是债权人自治的直接体现.在我国强法院、弱债权人的权利配置模式下,现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囿于设计粗陋、职权限缩等诸多症结,导致运行质效与理想图景相去甚远.为此,建议撷取集体清偿原则、集体行动理论之核心要义以完善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明确设立模式、强化身份代表、优化职权体系,并引导法院向居中审查者与最终裁判者身份回归. 相似文献
93.
从集体行动角度而言,不同的自然资源产权类型体现了不同规模的集体行动问题。政府作为选择性激励组织,有助于解决不同产权形式下的自然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集体行动问题。但政府组织的介入离不开必要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是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关系,资源专用者的数量和集体行动问题规模,政府意愿和能力水平三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94.
集体行动理论认为,成员异质性是影响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基于村落共用设施和资源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成员异质性与集体行动两者间的关联,重点关注禀赋异质性、退出选择、种族/种姓异质性和性别结构等4个不同维度的成员异质性。结果表明:禀赋异质性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具有"倒U型"特征,适度的禀赋异质性最能够促进集体行动;社会异质性和退出选择对集体行动通常表现为负向影响;社群成员性别结构也可能会影响集体行动,女性成员比例高的社群集体行动相对容易成功,但若社群女性成员比例过高也会不利于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95.
一般认为,民主制使得社会权力得以分散,从而避免专断式的剥夺,但是,民主制仅仅体现为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决策,它本身也是充满缺陷的。一方面,它会由于“民主悖论”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决策权被篡夺,从而导致寡头和独裁的出现; 相似文献
96.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资源动员理论视角,通过对2005—2016年间的30个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比较分析发现,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由六项要素组成,分别为明确的群体目标、多元的参与主体、有效的群体沟通、专家学者的支持、大众媒体的传播和动员策略的运用。这六项要素对事件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事件满足六项要素的程度越高,事件的规模就越大。进而据此提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路径,依次是完善公众利益表达机制、推进开放式决策模式、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发挥专家学者独特优势、提高政府回应水平、强化制度规范效力。这些发现对妥善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积极意义,也对有效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98.
本文引入资源动员理论与政治过程理论,重新考察了1957年上海“工潮”中参与者、资源、动员网络和国家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工人逐渐形成了影响其后的行动主义传统,这种传统突出表现在行动者对外部合法化资源(来自国家意识形态、权威领导人的言论、官方舆论倾向等)的依赖和获取之上,并与精英、认同和网络一起构成其行动主义动员机制中的诸多要素。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展现了网民的惊人力量,也使得网络对集体行动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北京、上海和郑州三地青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网络集体效能和现实集体效能对青年群体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意愿都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青年群体对于集体行动可能实现目标的感知,例如监督、反腐、维权,甚至解决社会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其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0.
文章基于相对公平相容约束发展了皮建才(2007)的基于公平相容约束的集体行动模型,扩展后的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最终得出:(1)局中人(组织者、参与者)的相对公平相容约束包含局中人的理性约束;(2)只要符合组织者的相对公平相容约束条件,就会有局中人组织集体行动;(3)只要符合参与者的相对公平相容约束条件,集体行动就会实现,同时避免了搭便车行为;(4)局中人的相对公平相容约束条件为集体行动是否实现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