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38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08篇 |
劳动科学 | 110篇 |
民族学 | 140篇 |
人才学 | 384篇 |
人口学 | 87篇 |
丛书文集 | 1140篇 |
理论方法论 | 342篇 |
综合类 | 4344篇 |
社会学 | 2213篇 |
统计学 | 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0篇 |
2023年 | 214篇 |
2022年 | 194篇 |
2021年 | 313篇 |
2020年 | 232篇 |
2019年 | 247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266篇 |
2014年 | 811篇 |
2013年 | 689篇 |
2012年 | 822篇 |
2011年 | 823篇 |
2010年 | 864篇 |
2009年 | 905篇 |
2008年 | 940篇 |
2007年 | 579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160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43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当代青年价值观的特点是流动快、起伏大;标准不一、价值多元;对待社会重感性、轻理性;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必须从理论上加深认识;需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2.
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的政治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主体意识形成;政治自主性加强,理性色彩的增强,标志着其政治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93.
启蒙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所践行的平等、自由和权力,是对17世纪理性的运用。青年马克思与启蒙人道主义有着一段短暂的交集,但是很快表现为对启蒙人道主义的扬弃,并为走向科学社会主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5.
价值观决定着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对青年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微文化对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方式、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空间、共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资源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微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了微文... 相似文献
96.
流动青年初入城市,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群隔离现象会严重阻碍群体融入城市。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尝试对当前流动青年面临的社群隔离及身份认同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湖北省流动青年定居意愿的影响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剖析发现,流动青年的城镇定居意愿和城镇落户意愿不一致,虽然事实性定居意愿强烈,但是制度性定居意愿却偏低;青年群体流入城市后产生社群隔离(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会对其身份认同和城市定居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距离对定居意愿影响显著,心理距离对身份认同影响显著;当流动青年产生社群隔离时,其身份认同对于定居意愿的影响将会变得不显著。由此,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设计应注重完善流动青年户籍制度的保障,并积极鼓舞青年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入,减轻社群隔离现象,从而形成流动青年的城镇定居意愿。 相似文献
97.
98.
新媒介技术发展早期建构的文化形态虽不足以动摇主导文化的中心,但却催生了青年亚文化表征及其亚文化实践。以网络视频直播中的泛娱乐直播为对象,运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及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探索青年女性亚文化中的自我建构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与以往的成果迥异,作为互联网新的媒介形式,网络视频直播并未帮助女性建构新自我以获得独立的身份认同,而是在资本和市场引导下,通过维持媒介刻板形象满足男性凝视,以达到获取金钱和作为草根明星认同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