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505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40篇
人才学   87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873篇
理论方法论   307篇
综合类   3715篇
社会学   525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6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庆五 《学术界》2002,(4):53-69
本文通过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改革路径及发展抉择的分析 ,针对时下流行的科技革命是推动中国改革和发展根本性动力的观点 ,说明它不是什么新的认识或者是今天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反 ,在中国近代社会以及改革开放 2 0多年的实践中 ,在苏联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灭亡的历程中 ,都启示着我们 :面向 2 1世纪的全球化挑战 ,中国最根本的是自己改变自己的能力 ,是进行制度革命和体制创新的能力 ,是塑造强大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支撑新型制度和体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真内涵在于“通达现实世界”,与此相应,通往现实世界的历程构成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路径,具体表现为: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本身寻求思想”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基本前提;从探寻“理性现实”到研究“感性现实”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重要转向;从“异化劳动”到“对象性活动”切入现实意味着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深入发展。在揭示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过程中,现实世界从初次显露到完整呈现。这代表通往现实世界的彻底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由此真正出场。  相似文献   
13.
清末举人刘粹轩系同盟会河南支部长。家庭影响使他养成了勇于反抗的性格,面对地方政府的黑暗与腐败,他积极领导民众展开抗争。同时,刘粹轩心系豫省学务改良,努力兴办新学,参与开封中州公学、洛阳河南府中学与卫辉中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将革命的种子播撒于校园之中。此外,他还积极联系省内外的武装力量,将豫西地区与陕西地区的革命势力联合为秦陇豫复汉军,凝聚成一股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军事力量,推动了河南民主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毛泽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和奠基者,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历史性贡献。从历史起源来看,面对近代西方现代性侵袭造成的民族历史性劫难和社会历史情势,毛泽东树立起强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以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向和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姿态自觉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基调,以统筹兼顾推进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开创了符合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统筹发展路径。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智慧,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中国社会走进崭新的“后革命”时代,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彻底开放的社会调整格局。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孕育已久的中国大众文化在国家体制默许及市场逻辑笼罩下迅速崛起,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由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而独霸了最大的市场份额,直接影响着最广大的城镇市民。大众文化的勃兴是文化受到长期禁锢之后重获解放的结果,是对大一统的文化格局的颠覆,代表了经济和技术上的历史潮流;同时,遵循“市场逻辑”、依靠数码技术的大众文化又带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加剧了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精神压力,消解了人文价值的传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戎 《社科纵横》2007,22(6):25-2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将廉政建设作为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其措施和经验可归结为以法保廉、以教倡廉、以俭育廉、监督促廉、严惩腐败。这些经验对于今天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探索执政规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在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过程中先后形成以阶级革命和民族复兴为核心主题的叙事逻辑。随着时代条件和实践需求的变化,两种逻辑经历了从前者转换到后者的发展过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对辛亥革命作出新的认识和评价。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逻辑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绝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抛弃了斗争精神和革命精神,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在国外马克思主义五光十色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图景中,“开放马克思主义者”约翰·霍洛威以其“停止制造资本主义”的激进批判主张而在左翼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在霍洛威看来,马克思的理论本质上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危机批判理论。为了适应当代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形势,这种批判必须借助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将阶级斗争理解为“非同一性的运动”。一方面,霍洛威强调“我们制造了资本主义”,因而“我们是资本主义的危机”;另一方面,霍洛威也认为只有“我们”作为革命主体能够“停止制造资本主义”。为此,他提出一种以“尊严的抵抗政治学”为核心的非夺权式裂解资本主义的革命方案,即革命的实现只能来自我们对抽象劳动的拒绝,来自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责任担当。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霍洛威“停止制造资本主义”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20.
王川 《决策》2012,(12):48-50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市化。"一场"造区"盛宴正在河南上演。盛宴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已经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这不是新农村建设的简单翻版。"要认真研究社区和行政村的区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别、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