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41篇 |
理论方法论 | 9篇 |
综合类 | 90篇 |
社会学 | 6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王丹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4):174-177
《韩非子》"储说"虽然是寓言故事的集合,但已经具有明显的叙事性,"储说"按照一定的逻辑严密地组织故事材料。笔者从浅层文本空间、深层伦理空间角度来分析"储说"的叙事空间,并揭示韩非的旨归即所建立的君臣秩序空间。 相似文献
82.
战国是寓言繁荣和迅速发展期。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庄子、韩非子两大寓言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题材、体制结构、语言及表达手法上的不同及原因有助于揭示这一时期寓言的特征,即:题材多样化趋于单一化,诸子文章由散而趋向结集,篇幅趋向短小,语言趋向凝练。这些特点标志着先秦"哲理寓言"的结束,预示着具有"劝戒"特点的两汉寓言的到来。 相似文献
83.
社会秩序的重构问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突出性时代问题。在如何重构社会秩序的问题上,存在着柔性重构和强力重构的对峙和冲突。韩非以性恶论为基础,对耕战与赏罚的强力手段提出了不同于墨家的见解,将耕战提高到法的首要高度,极为重视法的实现手段———赏罚。法家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耕战与赏罚作为法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手段,成为社会秩序强力重构的方式,应当说是更为可行的。现在看来,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的问题仍是我们时代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韩非子的问题意识的现实旨趣或许能给予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作为对一种传统理论的诠释学解读的尝试,力图为韩非子思想学说的研究乃至为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寻求一种新的建构范式。 相似文献
84.
作为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是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一方面继承了法家思想,主张严刑酷法,以吏为师;另一方面,韩非的学说却本于黄老无为.两种不同路径的学说在韩非这里得到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韩非的思想只能是一种政治学说,韩非学说的主要部分是他的"法术势",是为维护君权统治的一种政治学说.他的人性论和公利私利之辩共同构成了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从韩非的理论路径来看,具有鲜明的伦理思想的部分是人性论和公私之辩. 相似文献
85.
蒋重跃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3,50(4):68-84,159
正如古代希腊哲学家在ουσια的讨论中发现了事物的本质一样,古代中国的哲人则在"稽"的讨论中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春秋后期到战国末年,除了日常语义之外,"稽"字的内部渐渐地增加了一些哲学含义。《老子》有"稽式"一词,表示事物的存在样式。战国中期以后,"稽"的"考核""验证"等含义得到广泛使用,这与当时形名法术的兴起有关。在《荀子》中,"稽"与"道"相合,又成为把握事物之度的活动。在与韩非同时代的《鹖冠子》一书中,又用来指代"道"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于是就有了事物本体(本质)的含义。按训诂可知,"稽"与"至"、"止"、"积"、"纪"、"计"等字相通,有到达、停留、积滞、原则和考核等含义。在《韩非子.解老篇》中,韩非提出"定理"的观点,认为"理"乃事物的"形象"或"规矩",只有"理定",才可"计会"(考量)。"道"指事物的总体存在,若没有"理"的规定,没有留止的特征,就是不可知的。"道"只有和"理"统一起来,才会成为具体事物的本质。"稽"字所有的含义与韩非的这些观点相吻合,所以才被他用来指代"道""理"关系。据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研究,古希腊的ουσια(所谓"在者的在",即事物本体或本质)就具有"停留"、"模式"、"根据"、"当下"等含义,归根到底,他称之为"常住的在场"。韩非用"稽"字表示"道""理"关系,恰恰具有相同的含义。如果说古代中国也有某种类似在场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的话,那么,韩非凭借着以"稽"为标志的理论创造活动就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传统的杰出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86.
正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重拳出击惩治腐败,许多"大老虎""小苍蝇"纷纷落马,在这些落马官员背后的"秘书帮"也逐渐浮出水面。与因地域而勾结的"山西帮"和因行业而合谋的"石油帮"相比,"秘书帮"具有广泛性和松散性的特点。说其广泛,是因为只要有领导,就有秘书,就有可能形成秘书滥权的问题。从近两年落马的郭永 相似文献
87.
88.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7-23
秦代刻石文共计七篇,它们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规划设计,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接受和继承。主要表现在重视国家法令、重视分职以治吏,以及民俗的法律化和对确定的大一统王朝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解读刻石文我们还发现,秦始皇对法家思想不是一味地继承和接受,而是同时又有所发展:他并不遵行法家着意提倡、主张的君无为臣无所不为的无为而治;他不再坚持法家非常重视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而是在重农的同时也为工商业提供了适度发展空间;融阴阳家思想要素于法家之中;主张偃兵息武。这些接受和发展表现为我们动态地认识先秦法家、客观地评价秦始皇提供了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89.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