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3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管理学   941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787篇
人才学   490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3298篇
理论方法论   652篇
综合类   8874篇
社会学   1700篇
统计学   101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508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711篇
  2014年   1380篇
  2013年   1114篇
  2012年   1273篇
  2011年   1196篇
  2010年   1130篇
  2009年   1169篇
  2008年   1210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2006年举办第一届“中国红歌会”起,江西卫视已经是第七次举办这个节目了.“中国红歌会”从一开始就引领了全民唱红歌的热潮,使经典的红色文化进一步普及和深入人心.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红歌会”的成功来源于对传播学规律的精准把握,来源于传播过程中内容、形式与包装设计的大胆创新.“中国红歌会”的成功无论是在传播内容的选取上、艺术表现的手段上,还是在艺术传播的推广上都有着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92.
广西保留着极其丰富的壮族音乐文化资源,但这些音乐文化因为流传范围有限,随着时代的变迁正面临消失的困境.对此,可借鉴平果县保护和开发嘹歌的经验,保护壮族音乐的根基,并将之引进课堂;邀请区内外名家采风创作并推出新作品,利用国内外文化平台推介壮族音乐,同时勇于创新,促进壮族民歌演唱的发展,将壮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93.
吴锦美 《学术探索》2012,(7):159-160
本文试图论证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可能性、结合的形式及相互间的影响,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找到新的路径,从而繁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方式,有利于传承我省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我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传承和发展我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之在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中绽放出一朵更加艳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994.
葛姝亚 《学术探索》2012,(8):168-170
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几位重要钢琴作曲家演奏创作风格的分析,归纳出该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情感性、炫技性、民族性、标题性四个特性,力图较为宽泛地对这一重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5.
龙臻 《学术探索》2012,(10):168-170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学信息传播中语言文化的变异研究,其核心在于强调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除了注重翻译人员语言中体现的语言文化价值外,还要注重文化翻译人员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翻译过程中体现的文学信息及实质感悟,并以此来掌握翻译人员在信息传播中所发挥的媒介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文学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基于相关因素的影响,文学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此,本文针对文学信息传播视角下的语言文化变异,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996.
文化外交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围绕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这一新世纪战略使命,在对文化外交的战略意义保持高度理论自觉的同时,以理性、务实和自觉的态度,大力开展文化外交实践活动。虽然中国的文化外交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只有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大力推进文化外交,才能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相似文献   
997.
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受到了业界和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相比传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在"叙事素材的市井原生性"、"叙事文本的传播多样性"、"叙事立场的民生大众性","叙事传播过程的丰富具体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传播叙事优势。本文引入叙事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对电视民生新闻文本传播叙事进行探讨,以期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和品位,进一步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为电视新闻传播叙事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实践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98.
学人风采     
《青海社会科学》2012,(3):2-F0002
<正>魏道明,男,汉族,河南省遂平县人。生于1963年,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习,1983年毕业分配至青海师范大学任教至今。现任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青藏高原民族宗教与社会历史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系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学科带头人。魏道明长期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方面,先后给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古代史》、《中国通史》、《中西政治制  相似文献   
999.
作为对现实中的社情民意的复制、重构与超越的网络舆情,作为由民生构成“主体”,民意与民主构成“两翼”的网络舆情,其瞬时到达、瞬间爆发的爆破力越来越触动着城市政府的公共安全神经,越来越幻化为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的新症侯.城市政府必须超越治理它的认识危机、“他者”化和“硬引导”等问题域,走向科学化、理性化的方法论,即高度重视网络舆情,设置舆情“防火墙”,发挥“主场优势”,确保地方网络成为舆情引导的最短路径,建立“巧引导”范式,形成引导的“网上网下统一战线”,制度化标志性的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全球数字网络化的发展浪潮和历史背景下,"网都"型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成为转变城市文化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新的战略路径和城市设计愿景。城市发展的"网都"形态具有多元文化范式,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基础,推进网络媒介城市(media city)、网络文化产业高地、网络文化名城、互联网总部基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引领中心、网络文化宜居之都、互联网枢纽城市等不同类型的"网都"建设。不同的网都范型(paradigm)关切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不同层面,存在着从硬文化实力向软文化实力的渐变和过渡谱系;既可以单独构建特色网络文化城市的核心性格与差异化竞争力,也可以综合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系化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