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1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清代学者、戏曲家李渔曾说:“戏曲结构就如同盖房子,先要胸中有蓝图,然后才能挥斤运斧,打地基,起构架。”写文章也是如此。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了,所以举笔挥毫之前,亦须有一番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之“蓝图”,这,就是构思。老舍说“想清楚,然后写”,这“想”就是构思。 那么,一篇文章应“构思”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2.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阴暗的时期,文人的生存、发展环境极其险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既自由、奔放且富有深度,展现出富有浪漫气息的艺术化的人生。  相似文献   
63.
葛洲坝集团五公司溪洛渡大坝人工骨料施工项目部马家河坝制砂车间,现有员工28人,主要承担溪洛渡水电站大坝细骨料加工任务。他们以创一流工作,一流质量,一流团队为目标,围绕大坝浇筑所需细骨料的任务,强管理,攻难关,齐心协力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工人先锋号”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4.
自金元以至今天,有许多剧作家以柳永入戏。柳永之词与其风流人生引发了剧作家的浓厚兴趣。相关的古代剧作表达着文人作家艳羡风流且张扬放荡的个性心理,也有对社会压抑、人生坎坷不满情绪的发泄,当然也满足着民间观众艳羡风流的欣赏期待。降及当代,以柳永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却几乎立场一致地对柳永的人生表示理解,对柳永的道德为人进行辩护,甚至把浪子词人的柳永塑造为既忠实于爱情又居官清明的文人形象。这显然是从某种狭隘的地域文化价值的角度出发,或者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借历史人物代言的时候,肆意涂饰以政治的色彩或装扮以虚假的道德外衣,既违背历史存在给予人物的性格逻辑,也违背戏曲创作的艺术逻辑。  相似文献   
65.
她曾经是一个国家干部,曾经在外资企业呆过,但她首 先是一个中国人,民族自尊心使她毅然选择了民族企 业——直销业第一号国企新时代。为此.她始终不渝,无怨无 悔,坚定信心,一荣俱荣。在新时代健康事业里,以她对新时 代的一颗赤子之心,责任心,一份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敢为 人先,在直销界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艰难时刻,挺身而 出,第一个个人投资开店的直销商,国珍专营第一店店长……  相似文献   
66.
丑嫂     
《聊斋》中有一个"乔女",人长得又黑又丑,塌鼻子,且跛着一只脚,却得到了孟生的青睐。孟生夫人新丧,因他长得风流潇洒,为他说媒的人很多,而他却只钟情于乔女。他说:"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  相似文献   
67.
作为史学家的韩隆福教授,在出版了<隋炀帝评传>、<走下神坛的诸葛亮>、<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研究>等学术著作之后,最近出版了他的诗文合集<月是故乡明>.我主要选读了其中的散文,当然这是一种"大散文",内容和体式极为丰富.我把阅读该集后的感受归纳为三种意识、三种精神和三个融合.  相似文献   
68.
一楠 《社区》2012,(20):44-44
在菲律宾,生长着一种草。名叫风流草。风流草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那里常年迷雾笼罩,极少见到阳光。但如果偶尔有一两缕阳光撒落在风流草的身上.风流草就会伴着阳光跳出极美妙的舞蹈。  相似文献   
69.
谢安以其卓越超群的政治才能和独特多姿的性格魅力,为历代士人所仰慕。东晋士人欣赏谢安的名士风范,盛唐士人推崇谢安的隐逸与事功行为。通过对比二者对谢安的接受,可以发现盛唐精神与东晋风流之异:前者在向往个体自由独立的同时并不放弃对入世的强烈追求,后者则抛弃了社会责任而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与满足。  相似文献   
70.
蒲松龄与魏晋风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剑锋 《文史哲》2003,(5):96-101
蒲松龄首先体味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将“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形象 ;其次是自我层面的“狂”,使“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 ,塑造了一系列狂生形象 ,肯定了越出名教的爱情与行为 ;最后 ,是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 ,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蒲松龄得益于魏晋风流的不仅仅是精神内容方面的“痴”“狂”“旷”,还有艺术形式方面的“语典”“意象”“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