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59篇
  免费   1477篇
  国内免费   532篇
管理学   14596篇
劳动科学   370篇
民族学   192篇
人才学   851篇
人口学   615篇
丛书文集   5989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087篇
综合类   19910篇
社会学   1675篇
统计学   6082篇
  2024年   354篇
  2023年   1262篇
  2022年   1141篇
  2021年   1281篇
  2020年   1186篇
  2019年   1218篇
  2018年   659篇
  2017年   1215篇
  2016年   1513篇
  2015年   1931篇
  2014年   3776篇
  2013年   3435篇
  2012年   3790篇
  2011年   3960篇
  2010年   3466篇
  2009年   4239篇
  2008年   3489篇
  2007年   2649篇
  2006年   2172篇
  2005年   2070篇
  2004年   1373篇
  2003年   1319篇
  2002年   1041篇
  2001年   828篇
  2000年   664篇
  1999年   415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弥补区域限批制度的缺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建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减量置换制度,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量应等于或小于淘汰项目削减的水污染物排放量。现行置换制度缺少对置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置换的标准和程序等核心问题的规定,也没有厘清置换制度与总量控制体系下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借鉴同样按照置换思路设计的美国湿地"零减损"制度,我国应完善水污染物排放等量减量置换制度,将"零增加"确立为置换的约束性目标,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置换的前置程序,确立科学的置换标准,设置灵活的置换方式,构建置换后评估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2.
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发展,积极调动了"长尾"消费者的投资热情,导致消费者金融服务需求膨胀和风险预警矛盾日益严重。运用德尔菲法对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感知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进一步分解出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性分布及其逻辑关联。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是表层因素,接受深层次因素传导作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安全技术操作等诸因素是中间层因素;消费者个体特征和互联网环境是深层次因素。为了降低感知风险,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优化网络环境、健全第三方支付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53.
严文龙等 《统计研究》2020,37(7):93-103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下,厘清审计市场交易——监管机制,完善审计服务市场尤为必要。借由2010 年审计定价管制政策失效的自然实验,本文通过嵌入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得到审计双方的定价交易剩余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解析价格管制与交易定价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定价管制失效的原因不在于规制俘获,而在于价格管制与当前的市场效率不匹配。下限管制尽管能够提高审计师剩余,但同时会放大交易定价风险,增加剩余的错配,扰乱交易秩序。上限管制则进一步固化市场的低价竞争。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剩余与盈余质量显著相关,2014年的放开定价管制政策提高了审计师剩余。研究厘清了审计市场交易机制,有利于未来研究审计交易机制的微观影响及与盈余质量的关联,为在新时代把握审计市场交易——监管规律、培育自发良性交易的审计市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4.
55.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