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我国养生学的鼻祖当属《黄帝内经》。它教人们通过生活管理,进行自我维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实际上,养生并不复杂,也不神秘。  相似文献   
82.
83.
黄帝内经》强调人体内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生相对的关系,人体内在生态稳定与自然外在生态平衡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四时自然之气的循环会在人体的经络脉象和腑脏气象上呈现,各个节律气动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状态,由此形成了依四时之“气”诊人体之“象”的医治方式,蕴含着天人相应的古朴生态意蕴。《黄帝内经》从“气”与“象”入手思考人体生命系统与四时物候、天地变化之间的联系规律,得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结论,形成了天人相感相应的“气”“象”生态观,为后世生态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其中蕴含的传统生态观与“生态共同体”理念形成了互识互证的关系,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4.
85.
当代的《黄帝内经》研究是一片常研常新的学术沃土,是中医药学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热点。除医学学科之外,《黄帝内经》研究还吸引了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交叉科学的众多学科参与其中,呈现出多学科汇聚的态势。内经学是对多学科汇聚背景下的《黄帝内经》研究成果进行学科化梳理、全面整合的产物。随着学科数量持续增多、科学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张,内经学将会进一步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86.
黄帝内经·素问》体现我国古代医学成就,是重要的中医典籍,其中的上-下空间隐喻是民族体验的映射,体现了特有的中医文化。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对比分析了李照国教授、旅美中医师吴连胜、美国医史学者Ilza Veith对于上-下空间隐喻的译文,研究发现:三个译本大都使用意译,李本注重文化维,吴本更注重交际维,Veith本语言更灵活,但理解错误率比其他两个更高。"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为结合三个译本的优点,可实现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都能有效转换,这样就可提高译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87.
文章论述了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主张,并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和英译的特征,尝试从实践哲学视域建构起《黄帝内经》英译批评模式,提出针对《黄帝内经》英译应当分层次、按步骤,渐次开展有关“真”值、“效”值和“善”值的批评。  相似文献   
88.
高深 《今日南国》2014,(4):55-55
国人养生学说:“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养人养生,养生养心.所谓养心,《黄帝内经》说“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养心首养 神说的是一个人的灵魂,需要不断地净化.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威廉斯博士,从1958年开始对225名医科大学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因心脏病而死亡者,“恶人”是“好人”的5倍.  相似文献   
89.
惠林 《社区》2014,(14):56-57
简单就快乐 老子《道德经》里有句话叫“大道至简”。 大家都知道,生活是很不容易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其实也是很简单的。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也就是《黄帝内经》中说的“形与神俱”。人们都有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的愿望,其实美好幸福的生活就是简单的生活。  相似文献   
90.
尚荣 《金陵瞭望》2011,(28):70-72
“世言酒之所自者,其说有三。其一曰:仪狄始作酒,与禹同时。又曰尧酒千钟。则酒始作于尧,非禹之世也。其二曰:《神农百草》著酒之性味,《黄帝内经》亦言酒之致病,则非始于仪狄也。其三曰: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