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博客观点     
1.政治家和政客有一个根本不同,政客只看见广场上摇旗呐喊的成人,而政治家的心中,却一定有一个6岁的孩子——孩子的未来他真心在乎。核心价值可以因阶级、利益、意识形态有所分歧,但是,给孩子一个最好未来,却是最大的公约数、最根本的政治标杆,因为他的未来,就是这个社会的未来(龙应台)。2.如果真要说,中国模式证明了什么,我想说,中国模式没有证明政府强大的好处,而恰恰证明了即  相似文献   
12.
大学在制度性教育下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第一,它叫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叫你如何与自己相处。  相似文献   
13.
童大焕 《领导文萃》2009,(13):22-26
作为作家的影响力要大于且持久于作为一个官员.一个官员直接办事的权力要大于作家。对于这两种权力,许多人都会采取“同时拥有”的方式,突出自己“在官员中是作家。在作家中是官员”的双重身份,从而在两边都左右逢源,同时占据更加鹤立鸡群的优势地位。龙应台先生没有这样做。  相似文献   
14.
<正>人生能有几回腻,此时不腻何时腻。关于当妈的福利,各个亲子论坛里早已长篇累牍了。等我光荣晋级辣妈,才发现,所有专家学者都遗忘了一条:娃这个东东,原来还是超级无敌的自信鸡血,能让脸糙腰肥的妈妈瞬间人品爆棚—哪怕只是打酱油的路人甲,只要罩上母爱的光环,必会身价骤增,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稀缺品。  相似文献   
15.
李立 《领导文萃》2012,(17):60-66
关于龙应台的新闻,总是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年2月,这位著名作家正式上任台湾"文建会主委"。5月20日,该部门改称"文化部",她是"文化部"第一任负责人。从文化人"变脸"成为政府文化官员,又还原为文化人,最近又再度为官,龙应台的角色转变让人充满想象空间。写《野火集》、《百年思索》的作家龙应台,  相似文献   
16.
贺莉丹 《21世纪》2011,(1):21-23
正如她那篇广为传诵的《不相信》一样,龙应台“永远是那个站在边缘看主流的人”。  相似文献   
17.
雨儿     
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她说:"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  相似文献   
18.
锦句     
《人生与伴侣》2014,(12):54-54
所谓朋友的意义,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热闹。每个人内心的深渊,如果有痛苦、回忆或者是其他,始终只能是自己临崖独立,对峙这压力。他不可能让旁人来参观这深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完全是南辕北辙,也很少有怜悯。大抵就是如此。——安妮宝贝《且以永日》★英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类似的话:英国的教科书说英国最伟大,法国的教科书说法国最伟大,应该让学生读到这两种教科书:有人反驳道:那学生到底信谁呢?这位教育家回答说:学生不信谁了.教育便成功了。这里的“信”.是“迷信”的意思。——黄小平《智慧人生》。  相似文献   
19.
华文文学教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难点部分,因为内地学生对华文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缺乏了解。所以,对以下三个成为热点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十分必要:首先是华文作家文化身份的认定;其次是金庸、琼瑶、三毛这三位台港作家走红大陆所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再次是被称为"龙卷风"的台湾女作家龙应台以其深刻的思考、批判的眼光,揭示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庄礼伟 《市民》2006,(7):32-33
浮躁的民主政治 台湾政治在一轮轮的恶斗中有没有一点进步?龙应台在《今天这一课:品格》一文中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但她同时认为陈水扁在领导人的考核中“灾难性地不及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