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53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独立董事须遵循何种勤勉义务以及践行了何种程度的法律义务方能避免问责?这一看似简单明确的问题,在我国却难以发现一个清晰肯定的答案。采纳结果导向的中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严格责任标准,无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域外独立董事勤勉义务标准的实质趋同与一体化标准适用,有助于独立董事勤勉义务边界的确定。相较于独立董事责任限制与责任保险机制,建构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与司法解释三位一体的独立董事经营判断规则的勤勉义务免责标准,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效率性路径。  相似文献   
32.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法是否具有确定性一直争论颇多。一般书本中往往将儒家和法家的论争归结为人治与法治或曰礼治与法治之争。然而礼法之争中,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都非现代语意上的礼制与法制,更不可能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此文旨在从儒家经典中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的阐述为出发点,讨论孔子对法律的确定性的认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源于美国法制,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立法亦深受美国法制的影响。从比较法视角,对中美两国有关排除非法证据的适用阶段、启动程序、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以及救济程序等程序性内容进行对比与评析,以期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和反思,并探求我国语境下应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而谋求对其改进与完善之道。  相似文献   
34.
陈兵 《太平洋学报》2010,18(5):49-64
合理规则作为美国反托拉斯法适用的一种基本方法,其产生问题一直是我国学界争论的议题。本文从帕克规则在英国法上贸易限制合同案件的最早适用情况入手分析,比较了帕克规则与合理规则之间的关系,认为帕克规则为合理规则在美国法上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美国法上,合理规则作为一种规制限制贸易与竞争案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其在19世纪下半叶州法院处理部分性贸易限制合同案件活动而得以确立的,并发展为美国反托拉斯法适用的基本规则。这一演进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合理规则生成的时代性与自创性特征,启示了我国《反垄断法》法律方法设计的现实主义进路。  相似文献   
35.
清朝政府在调节新疆婚姻规范方面,虽然规定禁止汉、蒙、维等之间互相通婚,但却认可了“回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并赋予其法律效力。民国政府建立后,加快了对现代婚姻的立法,客观上促进了新疆婚俗的改良。集中体现在对婚龄的限制方面。清至民国,新疆婚姻立法的重大变迁,以及对“回疆”百姓婚姻的影响,客观上反应了时代的进步性与区域独特性。  相似文献   
36.
文章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对于泰勒规则的影响作用,进而以中国为例,使用1988至2007年的数据分别对电子货币产生前后两段时期的泰勒规则进行了拟合。研究发现,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并且电子货币进入成熟阶段后泰勒规则的有效性比电子货币产生之前的阶段大为降低。结论认为,中国进入电子货币时代后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应当是以泰勒规则为基础,以多种中介目标为辅助性操作工具的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37.
权利观念是当前村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核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弊端,现行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当前农村生产方式的分散性特征成为村民权利观念培育的障碍。因此,要通过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完善法律制度,进行法治宣传,加强法律实施监督等途径创造培育村民权利观念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38.
Diverging labor cost developments are ofte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led to large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in the euro area (EA) in the run-up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t has also been shown that wage growth differentials have significantly lowered the co-movement of EA countries’ business cycles –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a-criterion for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evelops a wage-setting benchmark that aims to keep the economy in internal equilibrium and to maintain price stability, while it also exhibits the capacity to correct for external imbalances. The proposed wage benchmark is very simple and may serve as an anchor for the macroeconomic dialogue i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ly beneficial effects of such a wage benchmark we present some simulations showing how current account balances and labor costs would have developed across EA countries if the rule had served as a benchmark already in the run up to the crisis.  相似文献   
39.
Analyses of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immigration have not considered the dependence of an ethny's reproductive fitness on its monopoly of a demarcated territory. Global assays of human genetic variation allow estimation of the genetic losses incurred by a member of a population when random fellow ethnics are replaced by immigrants from different ethnies. This potential loss defines an individual's ethnic genetic interest as a quantity that varies with the genetic distance of potential immigrants. W. D. Hamilton showed that self-sacrificial altruism is adaptive when it preserves the genetic interests of a population of genetically similar individuals. Ethnic genetic interest can be so large that altruism on behalf of one's ethny—'ethnic nepotism'—can be adaptive when it prevents replacement. It follows that ethnies usually have an interest in securing and maintaining a monopoly over a demarcated territory, an idea consonant with the universal nationalism of Bismarck and Woodrow Wilson.  相似文献   
40.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深刻的监察法治思维,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形成了立体多层的监察法治思维体系.从理论维度上看,囊括了党的领导思维、人民主体思维、中国法治思维、全面反腐思维;从实践向度上看,强调将党的领导贯彻于反腐实践,通过法治反腐来增进人民幸福,促使监察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治理效能,凭借高质量监督推进反腐工作高质量发展.监察法治思维体系集中表达了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基本逻辑与核心要义,即党以法治的方式实现对公权力运行的全面监督.习近平法治思想发展了监察法治思维并引领监察法治实践迈向新高度,促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党的领导更有制度体现,反腐为民更具制度效能,法治方式更有人才支撑,全面反腐更具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