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1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540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2800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社会治理模式 ,在人类历史上都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 ,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才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人权公约与我国宪法人权规定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先后签署《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意味着我国政府对公约中人权条款的认可。两个人权公约与我国宪法人权规定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比较两个人权公约与我国现行宪法人权规定的异同,规范和完善我国现行宪法中的人权规定体系,对于完善我国人权法律保障制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依法治国指的是依法而治 ,而法治则是指法的统治。依法治国强调法制完备和法律服从 ,法治的要素则包括法律的善良性原则、政府权力的限制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及保障基本人权的原则。要实现由依法治国向实质法治的转变必须实行有限政府、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法治文化和加强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994.
从高等教育的属性、任务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角色定位 ,论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和高科技成果的产地 ,并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教兴渝”中的“双高”优势的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党治国方略问题上三次大的演进历程,从理论上说明了人治的危害性、法治的合理性、德治的必要性,并论证了德法共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深圳市星海名城工程应用冷扎带肋钢筋为例,分析并研究了应用冷扎带肋钢筋的技术、经济潜力,并提出了冷扎带肋钢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997.
试论选择德治与法治并重治国方略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江泽民同志强调的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治国方略的必然性,认为:提出这一治国方略有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和哲学根源;是对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指出实施这一战略,必将全面推动我国民主与法治进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8.
德育渗透要遵循学生的接受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生的接受规律选择内容、方式和渠道。具体为 :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接受主体地位 ,二要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要选好适合渗透的载体。  相似文献   
999.
从人治与法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出发,分析了人治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00.
贺双卿考辨     
本文对胡适怀疑贺双卿存在的五点“可疑”逐一进行了驳正 ,并就史震林《西青散记》所述时间地名人物的真实性、双卿词与他人词的比较、史震林之外的文人学士对双卿其人其词的关注和敬重、丹阳贺姓书香门第的家学渊源、《丹阳县志》与《金坛县志》的确凿记载 ,以及历代文学媒体的认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考辨 ,确认 :贺双卿并非史震林虚构的人物 ,而是实有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