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5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596篇
社会学   255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刘疆 《南都学坛》2003,23(3):13-17
二战结束后 ,美国杜鲁门政府便改变了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 ,举起反共大旗 ,对苏联进行遏制。然而 ,作为一个实行民选制度的国家 ,在制定如此重大政策时 ,不得不考虑民众的态度和意愿。为此 ,杜鲁门政府利用媒体不断批评、指责苏联 ,极力将苏联刻画为一个“极权主义国家” ,从而迅速转变了苏联在战时给美国民众留下的良好形象 ,为推行“冷战”政策奠定了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82.
在《"真相"与自白》这部回忆录中,戈尔巴乔夫通过反思苏联改革的失败,指出了有关改革的分寸、改革中的暴力问题以及政治革新等三个方面的"教训"。然而,从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宏观背景下来审视,在这些"教训"后面有着更为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人们去总结。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革绝不能从抽象的道德激情出发;必须正确认识改革中两种性质不同的暴力问题;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正确认识这些历史教训对于科学认识苏联改革的失败和当前困扰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17-18世纪,中国的灿烂文化,曾使西方国家在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本文着重论述17-18世纪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欧洲文化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在建筑领域里,最典型的变化是欧洲在18世纪出现了"洛可可"艺术和自由布局的"自然风致园"英中式"园林.  相似文献   
84.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的踪迹与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经历了“街头政治”的绿色抗议、“国家政治”的绿色回应、“平民政治”的绿色参与、党派“议会政治”的绿色较量以及“国际政治”的泛绿化这样几个阶段。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具有运动主体的广泛性和多元性、哲学基础从“深绿”退到“浅绿”、运动策略由“激进”转向“温和”、绿色理念从政治“边缘”走向了政治“中心”等特征。从近期看,绿党不可能取代传统主流政党的主政地位;从总趋势看,当代生态政治将进一步走向政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 70年代 ,中国与欧共体分别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 ,分别属于“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 ,然而 ,对于中欧建交存在的有利条件有 :1 国际形势十分有利 ;2 中欧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3 由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欧共体成员国分别与中国建交奠定了基础。基于以上原因 ,中欧在 1975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而揭开了双边关系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认为对<毛选>中关于"言必称希腊"一语应有一个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希腊",既指苏联,也指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既指共产党内教条主义者所背诵的马列主义的个别词句,也指当时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学者所鼓吹的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毛泽东在重点批评党内教条主义者的同时,也批评了国内的"全盘西化"论者.他虽反对"言必称希腊",但并不反对向外国学习.  相似文献   
87.
88.
While union density in the public sector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decades, private sector union density in the U.S. has declined steadily since the mid-1950s. Scholars have evoked a variety of explanations to account for the decline in union membership, but substantially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union organizing process as governed by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 (NLRB).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wo aspects of this process: union organizing effort (the effort to establish union representation elections to organize non-unionized workers) and union organizing success (success in winning union representation elections). Using annual time series data for the U.S. from 1948 to 2004, we show that there has been a long-term decline in both union organizing effort and union organizing success, which likely contributes to declining union density. We focus on three explanations for these changes: the political–legal environment for unions,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employer opposition to unionization efforts. We find that each of these factors contributes to organizing effort and success and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 for future mobiliz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89.
综观抗战胜利前夕苏联的对华政策 ,其基本特征具有双重性 ,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从总体上说 ,苏联还是愿意支持中国革命的 ,但在接收东北这一问题上 ,对中共及其军队既限制又支持 ;另一方面出于与美国争夺远东霸权的战略考虑 ,同时也为了能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捞取更多的利益 ,苏联对国民党政府既妥协又限制  相似文献   
90.
东欧中亚国家阶级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阶级结构的变化便是这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推动阶级结构发生改变的诸多因素中 ,这些国家的历史传统、所确立的目标模式以及所推行的实际政策和具体操作方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今天东欧中亚国家阶级结构的面貌可以概括为 :两大基本板块 (即“上流社会”与“下层社会”的二元格局 )、四个主要阶级 (即官僚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雇佣劳动阶级 )。无论是就种类还是就属性而言 ,这些社会集团时下都带有鲜明的转型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