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130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623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港、澳、珠三角地缘相连、资源互补、文化同源、经济相融、旅游产品丰富,互补发展的优势明显。三地游客互流呈现出互为目的地和中转地的特征。基础推动力、市场驱动力、政府调控力是推动三地互动合作的主要动力因素,其中,基础推动力在三地旅游互动合作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起步发展期,政府调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驱动力则相对弱;快速发展期,市场驱动力则成为主要驱动因素;深入发展时期,政府调控力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三地的旅游互动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继续增强游客互流的便捷性、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及优化空间布局是三地旅游互动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洪纯彦逸话"是朝鲜朝中后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朝鲜译官洪纯彦的传说,而这个传说不但与历时200年的"宗系辩诬"的成功及"壬辰战争"中明军的出兵等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互文性,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朝鲜族著名小说家金溶植的历史小说《报恩缎》有着极为密切的互文性。尽管"洪纯彦逸话"以及以此为蓝本的《报恩缎》与历史真实不尽相符,但从中可以领略到朝鲜人民以至中国朝鲜族人民心中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及几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亲华感情。  相似文献   
83.
十三行后期,行商吴建彰拼购"西夷舰队",镇压农民起义军,充当了清廷刽子手角色,这是行商群体中最为国人不齿的败类行为,但也从负面助推了中国武装力量通向近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84.
作为诞生于亚欧文化板块碰撞地带的“东方明珠”——香港既有国际大都市的繁华A面,也有“身世朦胧”的暧昧B面。在这一社会历史环境之下,身份的认同与找寻一直是香港文艺作品的重要命题。2019年9月上映的《花椒之味》,通过三个素未谋面的姐妹在父亲葬礼上相遇然后共同经营其父留下的火锅店的故事,表达了香港新一代女性对自己身份的再次确认。而上映于1990年的《客途秋恨》,同样是女性寻找自己身份的香港电影。通过主题传承,两个跨越了近三十年的电影文本形成了巧妙的互文,共同描绘出了三代香港女性在时代大潮中的身份认同流变历程。  相似文献   
85.
香港与内地的大众文化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的表现,但都同时存在不可忽视的享乐主义倾向。然而只要充分发挥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香港大众文化与内地大众文化的优势互补,随着香港回归带来的双方交流的更加密切,香港与内地的大众文化一定会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共造中国大众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86.
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是孔子总结和发展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孔子的用意在于为风雨飘摇中的统治者寻找一种可以参考的统治模式,但这种统治模式直到荀子时代做了彻底的改造德治思想遂成为统治阶级“治安策”中的内容。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也没有被统治者采用,原因是无论孔子或者孟子都没有找到这种思想与现实统治者的切合点;到战国末期,荀子对传统德治思想彻底的改造,德治思想遂成为统治阶级“治安策”中的内容。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有九项内容,这些内容在一程度上体现了民众的利益,但它们不过都是为了统治阶级能够长治久安而释放的怀柔声音罢了,统治阶级或者它们的代言人都不可能站在民众的角度发展这种思想,更不可能把这种思想推向民主的结局。  相似文献   
87.
Risk and its Management in Post-Financial Crisis Hong Ko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1970s and up until the financial crisis occurred in the late 1990s, Hong Kong prospered in a relatively stabl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text.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however, its popul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exposed to risk: there has been job uncertainty and decreasing capacity for self‐reliance, leading to a growing reliance on public welfare and on families at a time when both are under pressure. The old welfare policies,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new risks, have been replaced by neo‐liberal reforms, redistributing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with a greater burden falling on the former. Individuals are required to be prudent to manage risk. While these reforms have relieved some of the burden on the state, both new social risk groups and ‘net taxpayers’ considered themselves to have borne disproportional costs. Society is facing serious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ineffective old welfare policies, new social risks due to new policies, and the political upheavals arising from increased social conflicts and weakened social cohesion and solidarity. A further complication is that there is no acceptable platform or agent to negotiate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polarized group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reliance on publicly funded risk coping strategies or on neo‐liberal risk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 is not a desirable and sustainable policy. A commonly accepted political platform is required to negotiate a compromise which emphasizes shared and balanced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a well‐conceived combination of risk prevention, mitig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88.
香港是近代云南对外贸易的重要市场,也是近代云南最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滇港经贸关系在清末即已发生。滇港大锡贸易是近代滇港贸易的主要内容。滇港贸易对近代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9.
1977年 ,安徽阜阳双古堆 1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 ,其中有 3枚木牍。 1号木牍应是一本单独的书 ,从内容上看 ,应是思孟学派纪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著作 ,其时间当在《荀子》之前。《孔子家语》与 1号木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draws 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n attitude survey in a Chinese society to show that the universal ideals of social citizenship have strong appeal among the Chinese in Hong Kong, even though the latter are conventionally seen as having low expectations in the area of social rights. It is also shown that high expectation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do not imply low expectations of social citizenship.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cultural context or tradition does not matter. Findings of strong support for the responsibility of parents to care for children, but in a westernized and modern context, suggest that cultural variations in beliefs about social citizenship and practice continue, but framed by an understanding of, and moral commitment to, more universal values of social citize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