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3篇 |
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6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31篇 |
丛书文集 | 105篇 |
理论方法论 | 36篇 |
综合类 | 362篇 |
社会学 | 131篇 |
统计学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员工遇到了工作压力的困扰,员工的各种问题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途径,即发展工业社会工作员工协助方案的重要性,并着重从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视角,初步探索了企业员工社会工作辅导的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12.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省晋中市的煤炭工业一直是全区的支柱产业。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山西各个地区的煤炭市场出现"多、小、散、乱"的症状,煤炭产业集中度低,根据SCP分析框架,该行业产业集中度的偏低将导致呈现分散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不利于煤炭产业的绩效。就晋中市煤炭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晋中市煤炭产业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借助SPSS软件,确定该产业卖方集中度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量关系,为提高晋中市煤炭产业集中度的途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校外监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公共关系是一种新型网络社会资源的组织行为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工作中渗入公共关系这种组织模式,建立由学校牵头,农村地方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多方面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校外监护体系,以此来建立多方位、多角度的监护网络。 相似文献
14.
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外舆论压力,布什政府从2007年开始调整中东政策,把遏制伊朗作为政策重点。为此,美国重新扮演了巴以和平调解人的角色,主动缓和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美阿关系的发展对正在积极参与中东事务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东仍是美国对外战略关注的重点,“美国因素”在中阿关系中会更加频繁,三者互动将更为密切。中国对中东问题的积极立场及对中东事务的主动参与,对于推动中、美、阿关系的良性互动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寻中国和阿拉伯民族民间外交的古代历史源头,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和阿拉伯民间外交关系在现当代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和阿拉伯历史上民间外交先驱所付出的努力是否为双方外交关系的建立起了铺路奠基的作用?民间外交工作的本质及其开展形式如何?双方民间外交的现状怎样,如何拓展民间外交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空间?在建立阿中双方全面、富有成效的战略伙伴关系过程中,民间外交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本文还对如何进一步开展阿中民间外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人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人力资本作为核心生产要素之一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愈发关键。准确识别人口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对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产业促进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试图采用中国267个地级市2006~2019年的市级层面数据,研究人口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人力资源匹配中介机制,为人口集聚的产业促进效应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注解。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口集聚能够促进产业升级;以人力资源匹配为中介变量,更加印证中国人口集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背后是人力资源匹配在发挥中介效应。通过发展阶段-区位双维度分位数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不同地区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人口集聚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特征不一,在东部呈现非对称的“V”型趋势,在中部由正持续减弱为负,在西部则由负转正不断增强;按高校数量分组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教育密集区人口集聚的作用不显著,但在非教育密集区存在显著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不断与传统产业融合,持续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多领域、多行业、多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比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现,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与地区人口规模增长基本保持同步,这是巧合还是蕴含着内在规律?人口数量增长是否对应人口质量增长?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和研究。为此,文章尝试探讨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影响,在分析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省级数据予以检验。研究表明:与中部地区相比,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东、西部地区更为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影响同样呈现区域异质性;考虑工业产业结构变动,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青年群体的就业观念和行为。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特征、家庭禀赋和宏观环境三个维度的因素对青年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整体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低龄、低学历、低健康水平青年的失业问题突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个体认知能力、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显著影响青年的就业行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户口性质、家庭规模等家庭方面的因素对青年就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促进青年就业;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可有效促进青年就业,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禀赋不利对青年就业的影响。通过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施青年就业专项帮扶、纾解青年家庭与工作的矛盾、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可以促进青年就业、提升青年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Innovation, workers skill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Italian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hifting of labour demand toward relatively more skilled workers has been a hot issue in the economic field for many years. A consolidated explanation for the upskilling phenomenon is that technological–organisational changes have driven the labour demand with detrimental consequences for less skilled workers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organisational change). In order to upgrade the skill workforce the firm has at least two main channels at its disposal: the external labour market strategy, mainly based on hiring and firing mechanisms; the internal labour market strategies, which improve the skill base of the employees through training activities.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verify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novative strategies and both the workforce composition and the training activities, within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that also leads us to consider the role of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The firm level analysis is based on original datasets which include data on manufacturing firms for two Italian local production systems, located in the Emilia-Romagna regio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irms use both the two channels to improve their skill base, which is actually related to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although there is weak supporting evidence of the use of external labour markets to upgrade the workforce skills: the upskilling phenomenon seems to be associated to specific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the technological sphere, while specific organisational aspects emerge as detrimental for blue collars. On the side of internal labour market strategies the evidence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innovation intensity induces the firms to implement internal procedures in order to upskill the workforce,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labour market strategies. Moreover, we hav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firm level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determining the training activities for the blue collar work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