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3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two‐stage game introduced in Nash (1953). It formalizes a suggestion made (but not pursued) by Nash regarding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that game, and hence offers an arguably mor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Nash bargaining with endogenous threats” solution. Analogous reasoning is then applied to an infinite horizon game to provide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two‐person repeated games with contracts. In this setting, issues about enforcement of threats are much less problematic than in Nash's static setting. The analysis can be extended to stochastic games with contracts.  相似文献   
12.
在单个拥有线下传统批发及线上直销双渠道的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基于供应链成员博弈权力的差异,构建制造商占优或零售商占优的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双方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分析了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供应链成员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线下传统批发渠道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时,(1)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和不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均衡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2)三种博弈权力结构下,制造商线上直销渠道价格相同;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线下传统批发渠道价格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价格;制造商批发价格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3)当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当渠道间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不为0时,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的线下传统批发渠道需求相同且小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需求,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线上直销渠道需求;(4)三种博弈策略下,制造商收益及零售商收益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Nash博弈下,供应链总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由两个原始设备制造企业(品牌企业)、一个代工企业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多层供应链的外包模式选择问题。应用主从博弈和纳什博弈理论,当一个原始设备制造企业的外包模式给定后,通过对不同外包模型求解比较,给出了后跟进的原始设备制造企业外包模式的最优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后跟进的原始设备制造企业最优策略应采取与前一个原始设备制造企业相同的外包策略。针对最优外包策略,还设计了使供应链达到协调的二部定价契约机制,提高了外包供应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建立一个控股股东与监管部门的博弈矩阵,对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讨论了控股股东占款的违规成本、违规概率以及监管力度对混合战略博弈纳什均衡的影响,对控股股东处于博弈优势方的现实根源作了深入分析,对有效抑制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纳什均衡理论由于具有十分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成了现代理论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基础,而且还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产生了影响.但纳什均衡理论不是完美无缺的,"象棋博弈"、"性别博弈"、"蜈蚣博弈"都对纳什均衡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这就要求纳什均衡理论有新的发展,这种发展既包括超越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传统分类,也包括对纳什均衡理论逻辑起点--经济人的超越和扬弃.  相似文献   
16.
保障措施是一项贸易保护手段,它服从于各国调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其目的在于防止本国产业受到损害。尝试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实施该项措施后产生的后果与影响进行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就无通道费、一次性付清固定通道费、无固定数量和有固定数量的线性通道费四种情况建立了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固定通道费并不影响产品最终价格和数量,通道费实质是零售商依靠自身拥有的零售市场力量从供应商获得的一部分利润。市场规模变化所带来的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变化幅度比通道费系数变化所带来的两者的变化幅度大得多。市场规模越大的零售企业,采用线性通道费时所获利润越多。固定部分通道费使零售商分享了更多供应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建筑业寻租行为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委托方、代理方、建筑业项目承建单位三者之间的纳什均衡模型的分析,给出了建筑业寻租行为的静态均衡和均衡状态下委托人的动态优化选择。分析可见我国建筑市场的现实情况并不处于纳什均衡状态,彻底消灭寻租行为是不现实的,可以通过完善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引进市场监督和强化社会稽查机制、加强市场透明度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等措施减少寻租行为、规范建筑业市场。  相似文献   
19.
博弈论假定人是“理性人”。“哈丁悲剧”与“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构与状态,要求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在战略对策上应规避“集体行动的悲剧”,走共赢、稳定与创新之路。博弈论的理性假定与“囚徒困境”蕴含着制度功能,对良好结局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Max-min DEA模型及效率讨价还价均衡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一类新的DEA模型,即Max-min DEA模型.该模型通过最大化最小效率单元的效率,结合了自评与互评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仅仅采用自评思想的经典DEA模型的缺陷.文中Max-min均衡模型问题在于保护“弱小”单元的同时,有可能损害其它单元的效率.为克服该问题,文章通过Nash讨价还价模型求解Max-min均衡模型与CCR模型的讨价均衡解.最后用算例进行了演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