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393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治理模式和专用性投资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农户加入“农超对接”供应链意愿不足这一现实问题,首先,分析“农超对接”供应链的不完全契约特征;其次,构建了三种不同治理模式的数学模型,对比农户最优专用性投资水平的差异;最后,建立事后再协商的讨价还价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影响农户专业性投资水平的因素。研究表明:以激励农户提高专用性投资水平作为标准,事后再协商模式将比事后不协商模式更具优势;如果农户预期到自己在事后再协商中会面临被“敲竹杠”的风险,将会降低事前的专用性投资水平;可以从改造农超双方不平衡的上下层结构关系入手,来激励农户提高专用性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242.
商品不仅具有本身的商品价值 ,还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广大消费者也不仅仅是生理的物质的消费 ,还有精神的、心理的消费。经济界流传的产品“主观质量”就是指与满足人们物质需要客观质量相对的 ,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 ,文化的 ,心理的价值。一个商品形象不仅仅取决于其使用价值 ,同时也取决于它的心理价值和文化价值。广告应抓住这些心理特征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243.
地震灾后失依儿童面临着创伤压力、丧亲哀恸以及依附关系变迁的三重弱势困境.社会工作应基于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介入失依儿童寄养安置,增进其依附关系的建立;开展多层面的心理干预,妥善处理灾后心理危机;提供失依儿童个案管理,促进其可持续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24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adult and peer support o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 Using data representing 13,843 middle-school students from seven U.S. states, which were collected with the School Success Profi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is used to examine a hypothesis in 2 models of relationships: continuity/cognitive and compensatory/competition. Results support the continuity/cognitive model, and indicate peer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middle-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t various levels of adult support. When adult support is low, high levels of peer support do not improv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45.
格式条款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交易成本,便于企业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也给传统的契约自由理论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我国现阶段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其价值,完善立法,对其进行规范,就会对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造成损害,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46.
我国高校不少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出现了焦虑抑郁,悲观失落、自卑自怨、自我缺失、嫉妒封闭、敏感多疑等心理困扰。造成这些困扰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经济的影响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影响等等,而消解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对策,则是指导她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积极组织集体和交往活动,开展心理咨询,落实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247.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ctimization of youth,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subsequent offending. It examined whether direct and vicarious victimization by exposure to violence in the family, among peers, and in the neighborhood,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tudy participants and wheth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subsequent offending over time. In addition, it examined the extent (if any) to which psychological distress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ctimization and subsequent offending. Method: study data are from wave 1 and wave 2 of the Buffalo 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ng Men (BLSYM), a population based sample (n = 625) of young men, ages 16-19 years old in a metropolitan area of Buffalo, New York. A path analytic approach was used for the main analyses. Findings: personal, vicarious victimization by exposure to violence among peers, and perception of neighborhood safety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ffending at wave 1. Personal and property victimization was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offending at wave 1 yet, it did at wave 2. Vicarious victimization by exposure to violence among peers and offending at wave 1 were all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ffending at wave 2.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to respond to both direct and vicarious victimization among young males to redu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subsequent offending.  相似文献   
248.
由于我国高校的贫困生几乎来自农村,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非常贫困,这部分贫困大学生受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存在一定的缺失;加之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人文氛围不够浓厚等因素,这样就导致了在校贫困学生的心理相对缺失,并得不到有效的修复,从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49.
心理暗示在广告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晓松 《阴山学刊》2008,21(6):85-89
心理暗示由于它特殊的心理效应,对消费者接受信息转变态度有极为微妙的作用,在广告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使用前景,是广告设计者和学习者重要的研究和学习内容。在广告中运用暗示对提升广告的宣传效应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只要在广告的创意中认真研究受众心理,把握好暗示的特性,巧妙而恰当地在广告设计中利用暗示方法和技巧,就一定会使广告宣传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50.
论心理人类学研究中的主位方式与客位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的心理人类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研究的学者通常对主位研究方式还难于适应;而从人类学角度开展研究的学者通常对客位研究方式还难于把握。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者是采用主位研究方式,还是采用客位研究方式,或者是采用主位-客位综合研究方式,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取向和课题性质加以确定,简单地提倡任何一种研究方式而否定其他方式只会给心理人类学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