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64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1篇
人口学   375篇
丛书文集   464篇
理论方法论   363篇
综合类   3570篇
社会学   843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过度旅游对旅游目的地造成紊乱的问题,对过度旅游的成因及危害进行总结分析,利用统计数据确定综合旅游密度、旅游强度、民宿密度3项判断过度旅游状态的指标,并将3项指标分数之和作为评价过度旅游的指标值; 使用Zipf分布双对数图与H/T断裂点法确定数据等级划分方式,采用定距分数累加方式建立过度旅游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国内外代表性旅游城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认为,过度旅游综合评价分数给出了旅游目的地过度旅游程度的相对顺序,能够推测各样本过度旅游风险所对应的要素,为制定过度旅游对应政策的优先级提供参考; 在样本城市中,国外过度旅游目的地注重流量管控、征收旅游税等三四级对策,而中国过度旅游目的地注重景区保护和流量管控等二三级对策,尽管国内样本城市旅游服务负荷已高于部分发达国家,但未出现排斥游客的过度旅游现象; 国内仍需要利用经济手段避免部分地区的旅游业依赖,升级城市景区保护为城市全域保护,适时推进旅游税政策。  相似文献   
62.
Persuasive argumentation in negotiation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63.
In the history of warfare, there are a number of examples of strategic uses of asymmetric technologies. Consistent with history and theory,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and nations have spotted opportunities to emplo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to gain and exploit asymmetric advantages and to counter asymmetric weakness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various asymmetries associated with institutions, n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influence the ICT-national security nexus. Regulative, normative and cognitive institutions in a country provide various mechanisms that affect the natur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ymmetries. N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lso differ in terms of their capability to assimilate ICT tools to gain positive asymmetries and deal with vulnerabilities of negative asymmetries. Integrative approaches that combine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 measures at various levels are likely to make the world more secure.  相似文献   
64.
企业家战略--培育创新能力的企业内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超强竞争背景下国外兴起的企业家战略,是公司努力将组织各个层次的员工培育为普遍具有企业家精神、思维和行动的战略,是努力将整个公司转变为能够发挥员工企业家精神的战略.企业家公司以异质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家智力资产持续创新,破坏均衡,产生竞争优势和显著的业绩.企业家战略理论研究的是公司如何获得具有创新、变革、远见卓识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对正在兴起的内部战略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企业家战略与核心能力理论互相补充,并且改变了某些传统的战略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65.
基于ROS平台的机械臂精确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东部农民工城市创业数据的分析,考察农民工城市创业历程(包括初次创业和调查时点的此次创业)是否受其人力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于农民工进入初次创业与进入此次创业转折点均有显著影响。由此,应尽快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包括加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等),帮助农民工开启城市创业,并促使创业者尽快实现由生存型创业向发展型创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66.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普遍选择的就近半城市化路径中,人口迁徙具有可逆性:一是从城市回流到农村的可逆性,二是从大城市回流到中小城市的可逆性。这两种可逆性勾勒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去城市两极分化”机制:类贫民窟作为物理载体仍然会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但在可逆过程中,它并不会形成一个刚性的城市社会贫民阶层,进而这种可逆性成为城市社会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弹性要素;特大城市也会产生,但在可逆的过程中,作为纯资源接受者的中小城市将获得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契机,从而这种可逆性也构成了城市体系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弹性要素。  相似文献   
67.
由于新全球化的全面扩张和都市化运动的快速推进,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已由传统的物的生产转换为空间本身的生产,由此空间正义/不正义成为所有社会问题中的重点和热点。作为断裂化、等级化的城市空间凸显着空间非正义问题,表现在生产领域中城市空间成为受资本力量支配的新的剥削模式,分配和交换领域中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城市贫富悬殊的加剧,消费领域中城市空间的等级化与堡垒化。在大卫·哈维看来,要实现城市空间正义,必须在城市空间开展反资本主义的斗争,重塑公民意识,争取空间生产权。  相似文献   
68.
大城市更有活力且更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导致大城市的消费者异质性偏好更强,进而可能推动企业家创业边界的降低与城市创业活动的发展。为了识别这一理论机制,本文在Zhelobodko et al.(2012)的分析框架上,通过引入城市规模和消费者异质性偏好假设,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企业家区位选择与创业的空间经济学模型,考察城市规模通过企业家创业边界对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并基于2000-2016年20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家才能越高的企业,相应的产品定价会越低,产品需求量越大,而利润越高;(2)企业家创业边界除了受到城市规模的影响以外,还会受到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影响;(3)消费者多样化偏好更强的城市,城市的创业门槛更低,城市的创业活跃度更高。  相似文献   
69.
房价波动是影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阐述房价暴涨通过银行信贷中介效应传导机制对产业升级产生抑制作用,并基于全国大中城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估计法检验房价波动通过银行信贷中介效应机制影响产业升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中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对产业升级产生负效应;第二,大中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会增加房地产银行信贷需求,挤出了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银行资金,从而抑制产业升级;第三,通过区域差异对比分析,东部大中城市银行信贷对房价波动与高新产业关系发挥中介效应,房价上涨通过吸收银行信贷挤出高新产业发展资金;中部大中城市房价上涨通过吸收银行信贷挤出第三产业发展资金;银行信贷没有对西部城市的房价波动与产业升级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0.
Spatial thinking and spatial knowledge generation in decision-making are still not mature fields of study in planning research, despite these being crucial elements in addressing the issues of the twenty-first-century city.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ir understanding by exploring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with spatial data usage. Through storylines, it analyzes the arguments that planning practitioners offer in support of infrastructure-led decisions in Arequipa (Peru), before and after spatial data usage.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spatial data usage improve spatial thinking to different extents, yet suggests aligning spatial data generation and the inclusion of GIS-based spatial analyses with the spatial knowledge needed by routine plann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