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36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37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2714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01.
The UK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country office in Nigeria (DFID Nigeria) has gradually adopted a thinking and working politically (TWP) approach in its governance programming. The initial focus on strengthening analysis has progressively been linked to discussion about the country and programme strategy, as well as programme‐management practices. Important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rom this experience on how the TWP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e. The article addresses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1) To what extent have DFID Nigeria and its governance programmes adopted a TWP approach? (2) How has the TWP approach influenced the design and delivery of programming? (3) H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P approach enhanced the results of the DFID governance programming? Using project documentation and wider theoretical literature, but mainly relying on extensiv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ithin DFID Nigeria programmes, the article us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outline how the TWP approach has been applied in Nigeria over 15 years of programme design, delivery, lesson‐learning and refinement . Published evaluation reports are used to provide evidence of programme results. DFID Nigeria and its programmes have progressively adopted TWP principles. This has led to clear changes in country strategy and programme design, as well as programme‐management practices.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 the adop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has enhanced the results of DFID Nigeria programmes. By focusing on experimentation and “small bets,” TWP has proven relatively successful in generating and supporting ‘islands of effectiveness,’ but has had more limited impact in terms of generating more systemic, transformational change.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Nigeria using the TWP approach have depended not only on Nigeria's political economy but also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development agency and donor country. DFID Nigeria's ability to engage in critical self‐reflection and to create an authorizing environment for risk‐taking have been vital to create enabling conditions for the TWP approach. However, other aspects of DFID and the UK's political economy are creating constraints that limit the prospects to go further and to go deeper in adopting the principles of TWP.  相似文献   
902.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语言结构的差异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文化意识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3.
汉英思维差异与科技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904.
《红楼梦》是对中国文化深层资历史反思的文学结晶。它的诗意化了的文学思维远远大于任何的历史具象。这种中国式的文学思维,是超乎理性和形象思维的“诗意思维”。  相似文献   
90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传统的素描教学越来越不适应当代素描教学要求,文章在对传统素描教学优劣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高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906.
西学东渐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欧洲传教士带来了诸多西洋器物和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知识,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真正对中国社会形成广泛而深刻触动的是晚清以来出现的更为全面的西学东渐。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西学,除了制度层面的东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包括了政治意识、哲学思想、文化观念等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伴随着西方新式教育和译介书籍传播进来的新思想和新风俗,对中国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近代中国的大地上逐渐形成了求新、求变的社会气候。在西学的浸润和影响下,不仅促使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同时,彻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固步自封、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并迈开了史无前例的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的步伐。今天,我们回顾和研究清代的西学东渐,除了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外,更应当着眼于其现实意义,即在当前中国到处兴起的“国学热”中,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超越中国旧有的“夷夏之防”的思维模式,以新的全球化的视野审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这样才能以史为鉴,利用历史研究的成果,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07.
人类认识世界进程的三个阶段即“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通过对思维具体这一思维综合体从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进行了理论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使人类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充满主体的自信。  相似文献   
908.
创新思维与实事求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国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文章从创新思维的辩证唯物论、创新思维的认识论、实事求是的核心在于创新思维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创新思维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09.
何江宁 《阴山学刊》2009,22(3):5-13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美学”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等自身规定性的跨世纪之争,促使我们不得不追根溯源,追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Alexander Gottlieb)和由他首创的作为学科名的Aesthetica(埃斯赛迪卡)。如何认识和评估鲍姆嘉通对审美研究的贡献迄今仍在争论之中,这源于以下问题始终未能被澄清:鲍姆嘉通以Aesthetica的名义试图指代的究竟是怎样一个理论研究领域,这个领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体现在什么地方以至于它有资格成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此学科所对应了生活实际的哪一个领域、指向了人类生存的哪一种维度?美学如何和艺术哲学以及文艺理论相区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必须考察鲍氏在埃斯赛迪卡暨“美学”学科建设上的始初意向,即在其博士论文和理论美学文本中对Aesthetica及其他相关概念所作的规定;以期厘清一些和“美学”自身规定性有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10.
当代中国哲学家的使命:用思想引领中国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学术、学说和学养与当代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学术与方法、学术思想与时代精神、学术发展与社会命运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关注中国人的生存境遇和中国社会发展命运的改变世界的哲学.为此,中国学者应努力钻研,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