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85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86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ABSTRACT

The literature on policy transfer and policy diffusion is vast, but analysis of how this operates in the domain of foreign policy is limited. Is there evidence that policy-related knowledge and ideas in the foreign policy realm are transferred between jurisdiction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fraternal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 the British Labour Party and the Australian Labor Party. It focuses on the period between 2006 and 2010, which covers Kevin Rudd’s assumption of the Labor leadership and his first term as Prime Minister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Tony Blair to Gordon Brown in June 2007. Kevin Rudd’s Prime Ministership was terminated in a party room coup in June 2010 while Gordon Brown led the British Labour Party to electoral defeat one month earlier.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ree prominent areas of foreign policy – regional engagement, climate change, and aid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 to evaluate the extent of policy transfer and diffusion between the Rudd and Brown Governments. Using the ‘degrees of transfer’ framework outlined by Dolowitz and Marsh, it finds that emulation, policy combinations, and inspiration all featured but that there was scant evidence of complete transfer.  相似文献   
342.
在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因此会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给出新贸易理论的一个证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贸易通过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来实现技术的扩散;同时通过方差分解得到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343.
戴维森的非法则性一元论极大地复兴了当代心灵哲学对心灵因果性的讨论,关于其心灵因果效力的争论持续至今。在众多批评者中,金在权对其副现象实质的指责最具有代表性。通过考察非法则性一元论下心灵事件和属性发生因果作用的机制,及其可能的摆脱副现象指责的方式,可以局部阐清这一复杂的争论。戴维森实际上难以应对金在权的批评,并在很大程度上误解了后者。  相似文献   
344.
我国的兵家思想源远流长,它凝聚了人类韬略最丰富、最集中的浓缩文化,其中包括了大量适用于现代的思想精髓,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造势理论及其具体应用———品牌效应加以阐述分析,可得出解决市场问题的思路:(1)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造势;(2)引进技术,缩短与国际名牌差距———乘势;(3)避实击虚,扩大自身的优势———攻势。  相似文献   
345.
论儒学在先秦两汉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自创立儒家学说以来 ,儒学即以其仁、礼互补的人文精神传播华夏。儒学之所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开放性的学术品格 ,兼收并蓄 ,从而得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346.
非伦理行为因其对团队的严重破坏而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个体嵌入在团队内部的社会网络中,因此除了个体特征、团队特征、情境特征等因素之外,网络特征对非伦理行为的扩散也有重要影响。由于社会网络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其研究也应采用动态范式。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可以模拟现实中的社会网络结构及关系演变,并据此探究网络特征对非伦理行为扩散的影响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团队社会网络特征(关系密度和关系强度)对团队内非伦理行为扩散有正向作用,而团队特征(团队规模和团队内外控构成比例)调节这一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347.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英名量异常搭配的认知解读进行共性考察。通过对汉英异常搭配表量结构的分析发现,根据名词和量词所代表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空间冲突,汉英名量异常搭配主要有两种:篡位型搭配(基于词性范畴的不兼容)和错位型搭配(基于语义范畴的错位);汉英名量异常搭配的认知解读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四空间概念整合过程,而是更为错综复杂的心理认知程序,有可能涉及到多个输入空间,其中有的输入空间并非存在于显性的语言表述中,而是隐匿于量词背后该量词范畴中的原型名词。汉英异常搭配表量结构中的量词具有激活并突显名词所代表心理空间某种属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8.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概要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此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49.
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分析社会网络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具体作用,并以石门县"密改稀"技术为例,阐述其扩散的路径及方式,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改革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分析农业技术扩散中各参与主体的分布规律以及社会资本对农业技术扩散路径的影响得出:农业技术扩散主体主要由农业科技研发者、农业科技传递者、农业科技接纳者、政策制定者、环境要素五部分组成;农业技术扩散中各主体在纵向上呈"金字塔"型分层,各层次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新技术的传入;在横向上呈"同心圆"状分布,各区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新技术的传染。最后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50.
扩散理论与中国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区域发展研究中,存在一种对扩散理论的误解,以为存在一个作为增长极或核心地的大城市、工业中心或现代化产业基地,就能够迅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并缩小边远地区和增长极的差异.这种误解至少忽略了这一理论发展脉络中几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假设;发生"回流效应"的可能性以及扩散发生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中国既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这一预设前提,也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着自然演化而成的、完备的市场制度及其文化背景.以政府行为为特征的"植入式"扩散"并没有带来边远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今天西部大开发应当警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