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57篇
社会学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1 毫秒
281.
学术炒作是借助媒体宣传等方式,盲目抬高某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达到扩大知名度、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学术炒作败坏学术风气,对社会公众产生误导,引发伪科学泛滥,有百害而无一利。抵制学术炒作,应从源头上抓起,在制度建设、对研究者进行教育、普及公众的科学知识、规范传媒的报导方式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82.
中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存在着许多分歧 ,彼此互相攻诘 ,相持不下。如何评价不同观点和理论流派之间的斗争 ,是研究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联系诗歌艺术的创作过程 ,认为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都可归入“教人作诗的理论”和“教人作什么诗的理论” ,进而指出相互分歧的理论事实上并不矛盾 ,而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 ,本文还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理论体系的构成 ,发表看法 ,力求能更好地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283.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基本条件。如何营造一个引人人胜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值得每位教师思索并为之努力的问题。教师应该具备职业价值观念、良好的教学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修养的观念和创造性的观念。同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语言表达的作用,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加工,充分利用开放式、启发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达到课堂教学氛围的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284.
明末士人对于时文写作最为倾心,并进而对科举制度多有反思,他们虽意识到了制度设计方面的阙失,但他们认为更为关键的问题需归结到人的身上,是士子的空疏不学与功利计较导致了科举的鄙陋与世风的败坏,因此相应的补救或调整之法不在于调整或替换制度,而当重塑学风,改造士人的认识与治学态度。明末、清初士人对于科举的反思大致相同,但由于文化思潮、政治形势、个人遭际等方面的差别,他们对于科举的态度、尤其是在改造方案方面,存有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285.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其中,形成良好的和谐文化氛围、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形成和谐的社会风尚等3个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抓好这3个方面的工作,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86.
This article employs evidence from a literature within social psychology on the malleability of scores o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a measure that is widely used to assess implicit attitudes, and other implicit cognition measur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ncorporating implicit processes into sociological accounts of culture. Studies from this literature demonstrate the fundamentally contextual and interactional nature of implicit cognition; that is, how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shapes the activation of cognitive associations. Understanding how culture works to influence behavior requires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including symbols and media, place, situations, and networks—and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Using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I discuss how evidence from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this cultural environment can inform ou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in action.  相似文献   
287.
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思想、提高员工素质、展现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结合连云港新东润港务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阐述了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8.
采用自编问卷对434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角度,初步建构高中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高中生的教师满意度、班级学风和抱负水平显著直接预测学习满意度,年级和志向水平显著间接预测学习满意度,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89.
为了提高四川教育学院信息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问卷调查,目前图书馆对于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针对具体情况,图书馆应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教师、学生间形成良好合作关系,构建有序协作环境;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建立馆内良好的交流渠道;密切与各院系的联系,建立畅通的交流宣传通;注重信息素质教育的科学性与持续性,利用图书馆平台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心点,向学校所有院系、学生辐射,形成良好教育传播环境,将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90.
《Mobilities》2013,8(4):595-6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recent work on the figure of the passenger and ‘passengering’ in mobilities research. It does so by considering the experiences of one passenger over two journeys on an ocean liner undertaken in 1930. The article ‘follows’ the passenger over the course of the two journeys in order to open up the processuality of passengering. The article makes two core contributions. First, it demonstrates the need to lend attention to the specific socialities and materialities of mobile modalities that work on and form the passenger. It is shown how specific assemblages come together at sea to create atmospheres that shape the experiences of long-distance travel over water. Second, by following the passenger over the course of journeying, it demonstrates the emergence of the passenger in relation to shifting affective atmospheres, not as a static figure but one of becoming passenger, as a shifting set of subjectivities, and, in turn, shows the value of ‘following’ a journey within mobilities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