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17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182篇
理论方法论   120篇
综合类   772篇
社会学   221篇
统计学   75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我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其弊端是往往忽略各地区由于不同发展水平而造成对货币政策反应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产生不利于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连带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1994年至2009年各省的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模型的选择标准对各省的实际GDP与货币供应量建立变系数模型,以此来考察各省经济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区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中的受众现有一个嬗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四个阶段:马修·阿诺德以及利维斯主义者的文化精美主义受众观,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单向度受众现,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代表的多元性受众观,约翰·费斯克以及德塞图等的抵抗性受众观.受众从庸众到游击战士的发展表明受众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显露出大众文化的性质、功能的改变,对于受众观的嬗变过程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这点.  相似文献   
33.
目击事件对目击证人记忆的错误信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操作误导事件后的信息这一变量,考察有无误导事件后的信息对目击证人原始事件记忆效果的影响,以及目击证人对自己回答的自信心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误导事件后的信息使被试对原始事件产生错误记忆;(2)误导事件后的信息对主体问题没有影响,但对情境问题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是否接受误导事件后的信息与目击证人的自信之间没有相关,但是不同的问题类型以及是否回答正确,与目击证人的自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结合中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特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中小企业集群的过度竞争和外部环境负效应的角度探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阅读的多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阅读活动具有多重价值,阅读的基本作用是获取信息。阅读的个人意义包括增进知识、提升智慧、愉悦身心、修养品行、成就事业等。阅读的社会效应包括传承文化、教化民众、开发智源、促进创新、助力生产等。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广告受众心理进行分析,总结出新形势下广告受众心理的主要特点。具体受众心理分析是:一、感性心理:情趣情调;自我比拟;理想向往;流行时尚;交流互动;品牌偏好。二、理性——感性心理:实用价值观念变异;自我价值中的理性与感性;体现个性。  相似文献   
37.
文化研究视野下受众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被动受众观到霍尔“编码/解码”模式中对受众主动性的肯定,再到费斯克对受众创造性的张扬,受众研究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导致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现实之间产生隔膜。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其实应该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应该把“主体间性”概念引入当代受众研究的视域之中。  相似文献   
38.
听力显性教学"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学英语听力显性教学“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有效性研究。实验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聚焦输入、强化互动”的显性教学效果明显,多维隐性效应得到学习者充分肯定。该研究对听力教学的启示是:进行听力显性教学策略研究,听力显性教学与学习者隐性学习结合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9.
中华菜名中的比喻精巧优美、形神兼备,既有语言精炼、结构紧凑的暗喻,又有惟妙惟肖、独具特色的借喻,其民俗喻体熔铸、凸显了中华文化神韵,包含有取形寓意、雅致高洁的植物类喻体,动静融合、风情万种的动物类喻体,源远流长、底蕴涌动的神异类喻体等,它们既能提升菜肴的审美情趣,提高菜名的艺术品位,又能激发食用者的心理想像,表现汉民族的具象思维特色,从而产生了彰显人文魅力,取得多重效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40.
回文语言的独特性,绝妙的文字驾驭,是其它修辞所无法比拟的。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回文的语义范畴,认为回文语义存在一定非范畴化特征,即在语义上表现为范畴成员逆向对称重叠的并列组合关系;句法上,范畴成员位置移动,突破了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的常规限制,使得回文的后部分语义发生非范畴化变异;语境上,在认知参照点的作用下,回文的前后部分语义关系可能相似而形成统一关系,也可能相反而产生对立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回文语义发生非范畴化变异,在语用功能上违背了常规语言关系的限制,从而实现回文前景化语言的震撼性修辞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