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In addressing the EU2020 goals, skills shortage combined with increasing unemployment rates is to be primarily tackled in Western Europe; the common factor here is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LL) are the key strands governing employability in the European labour market. Overarching concepts capable of addressing social challenges within education and LL that contribute towards better practices are seen as social innovations (SI). While SI in education is well founded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Europe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gaining progressive momentum in this direction. In addressing various societal challenges, this study looks at observable trends in SI for education across Western Europe. About 30 innovations have been recorded across 11 countries that are essentially focussed on: social integration, alternative/new forms of education, digital learning, new learning arrangements, new LL strategies, early career planning, youth employment, quality improvements and new education standards, transition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2.
Whilst there is widespread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preparing planners for work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environments,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available on interdisciplinary working in practice. As detailed knowledge of practice and continuing engagement with practitioners is important to ensur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graduates, a stud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practice was undertaken to help develop a new undergraduate planning cours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nd discusses how they will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相似文献   
23.
针对煤炭行业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专业就业不协调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实施全程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等构建了煤炭行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结果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破解就业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特征,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评价的维度,构建了对其职业能力评价的评估指标体系,详细阐述了评价方法,力图为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提升职业能力和相关培训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关于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剖析高校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办学定位、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高校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
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时代 《云梦学刊》2010,31(4):119-124
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就业价值的本领,是一种综合能力。根据经济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七个基本组成,提出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并结合湖南理工学院的办学实践,探索"爱+导+能+活"的就业能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27.
可雇佣性指以学习能力为基点伴随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培养。以协同机制为保障,明确协同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内容,以知识、技能、能力、特性四个方面的培养为路径,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生成机理。应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协同机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反馈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8.
高级专门人才有其丰富的内涵,用“维度—层级”分析框架可以解析出“三维三层”结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以培养复合型或多学科型的优良的实用型人才、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选择,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可雇佣性”。  相似文献   
29.
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育人目标。本文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差的现状入手,提出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解决思路。进而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期对全方位锻造学生就业能力发挥巨大的效应。  相似文献   
30.
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多、直接量化评价难的特点,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AHP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从而构造出各层中所有的判断矩阵,由此进行层次单排序,再计算出层次总排序,以此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该模型作为一种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为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解决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