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0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34篇
社会学   104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控制机制、态度性承诺与市场知识转移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制造商的控制机制、分销商的态度性承诺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间的关系,揭示了制造商使用控制机制对分销商市场知识转移产生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分销商的态度性承诺产生的间接影响.利用中国家电产业225对制造商与分销商配对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的契约控制有利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而过多使用契约控制则不利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制造商的关系规范控制有利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制造商通过使用契约控制增加分销商的算计性承诺、减少忠诚性承诺,间接减少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而通过使用关系规范控制則可以增加分销商的忠诚性承诺,间接促进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从理论上扩展了控制机制和态度性承诺在渠道关系中的作用,揭示了制造商控制机制对分销商市场知识转移的影响效果和影响路径,为制造商采用恰当的控制机制影响分销商的态度性承诺,以更多地获取分销商的市场知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2.
构建了以关系资本中的信任及关系承诺等维度为中间变量的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对企业运营绩效间接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141家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关系资本(信任与关系承诺)与运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与运营绩效之间存在两条间接作用路径,即"信息共享→信任→运营绩效"和"信息共享→信任→关系承诺→运营绩效",这表明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的确可以以关系资本中的信任与关系承诺等维度为中间变量而间接地作用于企业运营绩效。  相似文献   
83.
在上游供应商的战略性转移定价承诺策略与下游制造商投资创新决策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笔者将静态环境下的这种交互作用与不同柔性层次下的动态供应网络架构相结合,以供应链路径柔性为切入点,基于承诺的交货提前期、投资创新、产量与供应链收益等供应链绩效维度来探讨战略性转移定价承诺策略下的供应链合作模式相关话题。考虑到AMj在不同CS#em/em#之间进行选择的柔性化特征,笔者至少得到如下三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供应网络架构柔性是供应链整体及其各节点企业获取绩效改善的重要途径,与没有柔性相比,完全柔性和部分柔性情形下的供应链绩效均能得到明显改善,而其中又以完全柔性优势最为突出;其次,虽然部分柔性是供应网络架构中较为可行的柔性层次选择,但是,其与完全柔性一样,容易产生供应网络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失衡现象;第三,不确定性情境下的一体化决策与确定性情境下的转移定价承诺决策对供应链利润绩效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供应网络柔性层次以及供应网络节点企业各自的能力特点,进而对供应链整体及其各节点的合作模式和行为取向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4.
要深入研究集体意向性,必须先回答四个问题:“意向性”为何物?意向性为什么可以是“集体”的?集体意向性有何种神经生理学基础?“集体意向性”为何重要?意向性是心灵借以指向、涉及或关于其自身以外的事物或事态的结构性特征;关于集体意向性的分析必须摆脱笛卡儿“我思”的幽灵,走出个体主义和还原性的分析,而坚持一种非还原性的整体主义;人脑“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现为集体意向性的存在提供了神经生理学的基础;自我、语言、规范、制度性事实都必须通过集体意向性而产生,没有集体意向性就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5.
网络地方社群是人们在网络空间社会聚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什么一些地方社群十分活跃,而另外一些却沦为赛博“鬼村”?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的研究。以上海地方论坛宽带山为例,从使用满足理论、社会影响与情感依恋理论,以及信息系统维持理论的综合视角出发,对在线调查采集的331位用户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考察使用满意度、关系承诺和环境满意度对用户社群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承诺对参与行为影响最显著,使用满意度通过关系承诺间接影响参与行为,而环境满意度对参与行为无显著影响。由此证明网络地方社群的活跃与否,关键在于 “关系承诺”的营建。  相似文献   
86.
高校作为国防生军人职业生涯的起点,研究其择业心理,从而制定出适合国防生特点的军事教育模式,是确保国防生在大学阶段做好充分的职业预备和职业适应的有效前题。本文构建国防生职业承诺问卷,基于因子分析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国防生择业心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深入剖析,得出国防生职业承诺中社会规范因素、自我发展因素、风险规避因素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自我发展因素是影响国防生满意度的最强因子,进而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基于服务质量保证策略的定价、补偿和缺陷承诺问题。运用比较静态分析分别求解服务商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服务价格、最优单位质量缺陷补偿成本和最优质量缺陷承诺。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服务商最优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To achieve greater sustainability, governments need to continuously adapt their purchasing activities to innovations in the market.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is a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which the decisions of procurers determine if the full 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is used. The decisions and thus behaviour of procurers are therefore crucial for the successfulness of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According to organizational theory, commitment to change could influence this behaviour. Hence, in the study, we examined if commitment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increases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behaviour by Dutch public procurers and what determines this commitment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are. Our study shows first that both affective commitment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and procedural justice increase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behaviour.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mitment to change acts as a mechanism between fit with vision,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ttitude, procedural justice and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behaviour.  相似文献   
89.
This study focuses on paternalism as a managerial strategy to foster employee commitment. Using in-dept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during extended fieldwork at a Mexican multinational company, I examine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managerial actions within the context of workplace transformation. Employees perceived management as caring toward them and their families and characterized the workplace as a considerate and respectful environment. Employees interpreted managerial actions positively because a company cooperative provided family-supportive policies and cultivated a family-supportive culture, even after workplace transformation. Rather than disrupt the paternalistic practices, management combined them with the new strategic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exchange, employees were committed to the organization as evidenced by expressions of loyalty, pride, and appreciation. With its focus on how a specific family-supportive setting matters in the global south, this study extends the research on managerial strategies to promote employee commitment.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