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8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管理学   164篇
民族学   15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9篇
丛书文集   1707篇
理论方法论   367篇
综合类   8753篇
社会学   262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844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832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801篇
  2003年   745篇
  2002年   653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21.
"敦煌文"概念自提出后,至今仍没被学界广泛接受。但"敦煌文"概念从无到有,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体现了学人对它的不断思考。结合"敦煌文"作品的实际情况,参照《文选》等文体理论典籍的文体划分标准,在吸收历来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强调应当充分重视文体资源丰富的敦煌文宝藏,确立它的应有名分,提至与敦煌诗歌并重,并加以系统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222.
五四的知识分子的经历大都有弃医从文的现象,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这批知识分子在面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时的复杂态度.并试图通过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来阐释出他们从反传统到返传统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223.
ABSTRACT

Sofiia Andrukhovych’s 2014 novel Felix Austria (Feliks Avstriia) became Ukraine’s most critically acclaimed and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work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the Euromaidan revolution of 2013–14. It combined an ambitious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daily life in the year 1900 in a mid-size city in the Habsburg-ruled part of Ukraine and an engaging plot skilfully employing multiple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Gothic tradition, especially in its latter-day and postmodernist reinterpretations. The novel’s success is especially tell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rising interest in the Gothic in Ukrainian culture. Told by an unreliable narrator, the novel prompts readers to interrogate their assumptions. In the context of Ukraine, it is particularly subversive in its engagement with the nostalgic myth of the Habsburg Empire as a multi-ethnic utopia of tolerance, and by implication it challenges all imperial myths. The novel’s emphasis on the quest for (self-)discovery strongly resonated with readers in the context of a socio-political crisis, which highlighted the relevance of the distinct postcolonial overtones in its message.  相似文献   
224.
清代长篇小说《镜花缘》的内容丰富多彩,其类属和特点也比较多样。鲁迅说它属博物小说,才艺小说;胡适称它为妇女问题小说,女权小说,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精彩的科幻故事,包括科幻植物如人吃一颗饱一年的巨米,人吃了能蹿高的蹑空草,长效久饱干粮救荒豆末;包括科幻器物如人穿上能长时间潜水的皮衣皮裤,能连续高速开火的火绳枪—连珠枪,能载人载货飞行的飞车;包括科幻技术,如人能近地但不触地地行进,换心补肺的医术。文章从科学、文学、历史几方面对上述科幻故事进行了考察、解读、诠释、分析、评论,研究总结出:《镜花缘》也具科幻小说之属性和特点,是我国第一部也进行了科学幻想文学创作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225.
推动残疾人成功创业已成为各国促进残疾人就业率提升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残疾人创业所面临的信息沟通不畅、信任环境缺失等问题直接影响创业的成功率。本文通过构建相关变量的有调节效应的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残疾人创业的情景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残疾人创业团队的外部信任环境重构和创业团队自信心的建立对创业成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26.
"世界文学"在西方的实践表明,它实际上排除了现代时期以前的写作文本以及英语之外的写作文本。思考世界文学时,秉持一种"道德的以及理论理想化的包容性世界文学"观念是必要的。这样的世界文学观念将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把非西方世界的文学包括在内。如何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把非西方文学包括在世界文学中,可以考虑如下三种富有成效的方法。其一,以印度、中国、日本为中心或其他非西方的观点去看待世界文学;其二,通过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来看待世界文学;其三,在东方学习西方、西方学习东方的过程中来看待审美循环的结合点。这种世界文学观念将不仅更加准确地反映世界的组成,并且还将以一种更加平等的方式看待世界。  相似文献   
227.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在保费收入、保障范围和参保农户数量等指标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保障水平不高、农业保险“不解渴、不顶用”也一直是各方反映的焦点之一。本文结合了福利经济学和保险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遵循“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必须优化其财政补贴政策”的逻辑主线,对实施财政补贴政策是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前提条件、有效途径、有力举措和重要渠道进行了梳理和评析。最后,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对该领域日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预测,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28.
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主要是指在儿童作品文本中体现出的、通过人物游戏所传递的一种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审美旨趣,并实现儿童内心愿望的精神。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幻想精神""愉悦精神"和"自由精神"。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具有快乐性、幻想性和自由性的三性特征"。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作品的主要呈现形式为:通过"顽童""小大人""、反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游戏精神;通过故事情节蕴涵的笨拙与聪明、嬉笑与吵闹、虚拟与真实凸显游戏精神;通过语言夸张凸显荒诞美、语言颠倒凸显逆向思维、语言突转凸显惊奇,从而凸显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编创的意义在于: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和内涵所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游戏精神。因此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作品编创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229.
近些年随着电子游戏的发展,游戏艺术的文学性日益突出,尤其是纯情节类RPG游戏,其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节是游戏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主体部分,也是玩家最不能脱离的游戏基因。游戏画面和背景配音起辅助作用。游戏的世界观构成了玩家对待RPG的基本审美态度,是游戏审美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230.
There is a significant body of research into the benefits of animal-assisted therapy (AAT) but less into the fields known as equine-assisted learning and therapy (EAL/EAT) where horses are incorporated in therapeutic and learning interven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seven ‘at-risk’ young people who participated in a therapeutic horsemanship (TH) programme. The study followed a practice-near approach seeking to capture the 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within a participative ethnography. Themes related to the risk and resilience literature such as self-confidence, self-esteem, self-efficacy and a sense of mastery, empathy and the opening of positive opportunities a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