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61篇
丛书文集   410篇
理论方法论   121篇
综合类   1991篇
社会学   84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ole played by social media in reshaping the repression-mobilization relationship. Drawing on the case of the Occupy Wall Street movement,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Facebook and Twitter on the spatial diffusion of protests during a period of heightened state repression. Results from event history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repression on protest diffusion are contingent on the presence of social media accounts supporting the movement. We find that state repression at earlier protest sites encouraged activists to create Facebook and Twitter accounts in their own cities, which then served as important vehicles for the initiation of new Occupy protests. Moreover, results suggest that repression incidents can directly facilitate future protests in cities that already have Occupy Facebook accounts.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of social media to both mediate and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repression on the diffusion of contemporary movements.  相似文献   
62.
社会化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信息传播逐渐由内容为主步入渠道为主。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为科普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为多样的呈现形式。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的发展在给科普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多元、多变、多样淹没了科普信息;虚假、伪科学、迷信信息大行其道;网民习惯性质疑挑战权威(权威到威权);科普信息的枯燥无法吸引网民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如何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赢得话语权,抢占科普宣传制高点,已经成为当前开展好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3.
在国际传媒生产贸易中,传媒产品消费的本质就是价值认可式的精神性消费,在自愿获得消费物的消费中,得到精神与心灵上的满足,实现对一国传媒产品的最优化接受。由此本质出发,总结了消费的六种类型,在分析梳理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消费在国际传媒生产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4.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n intersectional study on migrant women on German television. Besides content and textual analyses, we conducted focus groups with audiences and interviews with migrant media workers.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Others was explored through the nodes of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identity, a complicated intersectional practice emerged. We found the televised representations of migrant women to be dominated by (often veiled) women as signifiers of non-integration but also by instances when gendered ethnicity was used as a marketable attribute. The audiences and producers employed various distancing strategies: they criticized specific programs for blatant stereotyping as much as didactic counter-stereotyping while downplaying systemic shortfalls of the coverage. These distancing strategies were intensified by the acceptance of individualized ideologies of success and commodified logics of media production. Ultimately, class appeared as the central demarcating category. On German television a problematic class distinction was articulated through ethnic and gender difference. Female migrants were often “othered” as lower-class. This class discourse absolved middle-class viewers and media workers from engaging in the systemic struggles over female/migrant identities, thus undermining the potential for gender and migrant solidarity and for the dynamic creation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as a mode of belonging.  相似文献   
65.
企业社会责任(CSR)及信息披露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独立机构发布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的评级数据,验证了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作为信息传递媒介和"公众日程设置者"的媒体的关注对于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高水平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的绩效明显高于低水平企业,但是这种作用关系是在媒体关注度这一变量的完全中介作用之下实现的。这一新发现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及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框架,对于基于战略性CSR思维制定相关战略的企业管理者也深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6.
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革新不仅决定着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同时决定着人类感觉器官和人类自身本体性的改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技术形象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改变了人类在具体化时被历史性建构和发展的方式。麦克卢汉认为,由技术扩张带来的感官延伸会在所有的感官中产生新的感官比例。他还强调,多感官、多能力的延伸同属于一个经验范畴,因而必须协同一致。针对所谓的新媒体艺术的议题,笔者的目标是在当下后福特主义的情境中检测“解放性的新事物”。如果说,(新)媒体的影响力只能在能够改变人与人之间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中进行检验,联系麦克卢汉的相关理论,那么,不用考虑任何新“技术”,艺术解放力即被看作是消解共通感的变革力量。   相似文献   
67.
新传媒正在从时空观念、经济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全方位地形成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是一个以互联网为社会深层结构的开放世界,它的地平线已经显现。作为新世界的网络世界,有其自身的逻辑,但离不开人类的积极参与。新世界在方法论上,更倾向于归纳逻辑、认知逻辑和论辩理论。新世界的出现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何时灭亡、人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产生更多的开放性思考。  相似文献   
68.
媒介与社会性格形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对应性关系,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其著作《孤独的人群》中探讨了历史文化变迁中社会性格所存在的深刻复杂性,其中就已经涉及到了媒介变迁与社会性格转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尝试在理斯曼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新近发展出的媒介研究理论,将媒介技术特性与社会性格转化之间的关系加以主题化,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术问题,并试图对理斯曼提出的所谓“传统导向性格”、“他人导向性格”与“内在导向性格”等社会性格的媒介形塑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69.
食品安全事件是近年来全球公共安全问题中的热点,由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公众效应以及基于传媒的属性,媒体常将其作为关注的热点。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发挥着监测预警、沟通信息、舆论引导等功能,同时也存在关注视角的选择性和职业自律的松懈等不足。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监督力量,基于传媒良知和职业操守,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必须形成一套良性的应对机制,包括建立信息有效传播机制、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相关方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媒体自律机制等。  相似文献   
70.
在对中国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内涵、主流媒体传播力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主流媒体传播力的评估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提出基于传播基础、传播能力、传播生态和媒介技术四个影响因素的主流媒体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