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54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64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手机传播充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人人同时参与的事实基本实现。手机媒体文化传播显现出普适性、放射性的传播机制,人际传播动能极强,手机媒体传播机制具有“碎片化”传播的随机性与多样化特点.手机的使用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现代人的.心理危机,满足了人们多样化交流的欲望。从手机文化传播受众需求来看,使用与满足正是人们使用手机媒体、构筑手机文化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42.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手机成瘾现象。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现状:手机成瘾者月话费较高,反应更加敏感,表现出更强的戒断综合症;从外界存在的客观因素(包括手机本身的特点、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包括大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从众心理的影响、自我控制感的缺失、满足某些心理需求等)两个层面分析了手机成瘾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3.
自2010年起,全球开始大量涌现有关智能手机或无线技术的诉讼案。在经历了40多起诉讼案后,有关智能手机专利的诉讼至今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甚至愈演愈烈。国内手机企业想要打破发展瓶颈,走向海外、进入高端市场,在未来的竞争中遭遇专利诉讼的挑战是家常便饭。对重庆11家具有代表性的手机企业进行调研可以发现:相比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手机企业,重庆本土企业起步较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核心专利保有量不足。要发展本土企业,提高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实行“行政管理部门、立法机构、企业”三者联动机制。政府要有所作为,加大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立法上可借鉴美国的做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重视知识产权战略运用。  相似文献   
44.
手机文化传播机制形成路径及其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机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从朋友、同事、家人之间的人际传播,到单位、地区、国家的群体传播及全球传播,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正式进入了主流媒体序列,重构了各种文化、社会、政治体系内外媒介传播的权力关系。手机媒体技术与传播形态主要体现在媒介形态创新和使用形式创新两个方面,手机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社交方式和消费方式,带来了文化传播的丰富和繁荣。充分的用户基础、快速的技术创新、网络的安全治理、全媒体的深度融合将使手机发展成为最具竞争力、最有传播效果的主流文化媒体。  相似文献   
45.
移动应用安全状况日益凸显,亟需采取相应的监管策略.基于完全信息三方静态博弈模型,探讨移动应用安全监管中政府、移动应用商店以及移动应用开发商三者之间的博弈决策问题.政府通过对应用商店的监管发现存在应用商店与开发商合谋的情况.对于减少应用商店与开发商合谋,政府可给予应用商店未来的合作机会等间接激励,其作用优于现金支持的直接激励.而有效控制监管成本,增加应用商店和开发商合谋所产生的损失,是减少应用商店与开发商合谋概率的有效途径.从博弈角度出发,提出了政府从移动应用传播渠道入手的安全监管策略,即政府在何种条件下能更好发挥通过应用商店间接监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兴角力场,移动舆论场在改变高校师生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对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占领意识形态高地,高校必须科学认识移动舆论场的内涵,积极研究和判断形势,利用好移动舆论场的情境创设、具象传播、动态调节、隐性型塑、社交渗透等方面优势,通过思维转变、话语转型和载体融合,切实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从整体上看,流动党员的管理无论是在管理思路上还是在管理方式上仍没有走出计划经济时代以单位管理为主、以行政管理为主的被动状态。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主要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党员动态管理应以遵循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原则;探索有利于党员动态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实施科学管理,健全有利于党员动态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8.
Although the issue of risk target (e.g., self, others, children) is widely acknowledged in risk perception research, its importance appears underappreciated. To date, most research has been satisfied with demonstrating comparative optimism, i.e., lower perceived risk for the self than others, and exploring its moderators, such as 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 and personal exposure. Much less research has investigated how the issue of target may affect benefit perceptions or key outcomes such as stated preferences for hazard regulation. The current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se issues using data from a public survey of attitudes toward mobile phone technology (N= 1,320). First, results demonstrated comparative optimism for this hazard, and also fou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both controllability and personal exposure. Second, there was evidence of comparative utility, i.e., users believed that the benefits from mobile phone technology are greater for the self than others. Third, and most important for policy, preferences for handset regulation were best predicted by perceptions of the risks to others but perceived benefits for the self. Results suggest a closer awareness of target can improve prediction of stated preferences for hazard regulation and that it would be profitable for future research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target for both risk and benefit perceptions.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一个基于移动终端及ZigBee组件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应用实现。利用移动终端,可以有效地捕捉实时灾情信息并填补已有数据信息的缺失。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基于实时信息的应急管理模型构建。最终通过基于可视化的信息展示,实现对应急管理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0.
在研究移动商务产业链的形成主体的基础上,借助于网络分层模型,提出了移动商务产业链的分层模型。按照应用模式,将移动商务应用分为:移动金融、移动广告、移动商务重构、移动娱乐、移动库存管理、产品定位与搜索等六类主要的应用模式,并分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