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8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94篇 |
社会学 | 6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欧美主导的竞争中立规则主要在所有制中立、公共机构界定、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方面挑战WTO体系下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然而,任何规则的存在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竞争中立规则发展及演进的实质是国家之间的制度竞争、国际新形势下技术竞争、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通过构建中美竞争中立规则制定的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认为,竞争与合作是博弈的主要特征,耐心系数是决定中美在系列博弈中取得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JP2]其中中国的耐心系数很大程度与国内市场化改革诉求有关。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亟需改革、贸易争端频发的背景下,对外如何发出中国声音、减少压力,对内如何真正落实竞争中立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82.
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视角阐释了“双碳”目标的内涵,分析了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从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城乡绿色低碳转型、加强 “双碳”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完善“双碳”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提高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倡导全民绿色低碳生活等十个方面探析了“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3.
一战时期,交战国和中立国的外交都是自私的,非正义的。中国作为中立国参战是被日美两国拉下水的。日美对中国的态度虽然不同,但实质上都在损害中国利益。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外交上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落后。而赴欧美会议的中国外交官不应承担外交失败的责任,相反,他们的外交斗争精神则应当适当肯定。并给以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4.
马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0(4):225-236
我国当前的碳中和工作主要在政策道路上推进, 相关立法还不完善, 特别是缺乏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使得有些地方在推进碳中和工作时出现了\"碳冲锋\"运动式减碳\"现象, 既不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 也带来了生产生活上的不确定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立法的研究与论证工作。碳中和时间表是管理碳中和工作进程、确保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 大部分国家的碳中和立法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在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框架下,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碳中和时间表法律规范, 有利于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进程, 更有利于提升碳中和相关立法的指向性和可实施性, 稳定社会生产生活预期, 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合作治理中的话语权。碳中和时间表法律规范的制定应立足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基本国情, 结合国际气候合作治理需要, 以科学性与政策性相结合、国际性与国别性相结合、现时性与将来性相结合为设计基准, 通过《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目的条款、碳中和时间表专项条款将我国碳中和工作进程纳入法治轨道, 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保障当下及将来世代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具言之, 《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目的条款中, 碳中和时间表内容建议表述为\"推动国家碳中和战略决策实现, 促进国际气候治理合作\"。专项条款设置上, 一方面应规定具体明确的相对近期碳中和时间表, 另一方面就中长期碳中和时间进程应确定特殊时间节点设计阶段性目标, 并授权国务院负责阶段性期间内碳中和时间表的\"细化\"与\"调高\"。 相似文献
85.
86.
王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作为深具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气质的范畴,“国家社会性”源生于国内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学术场域。感知“国家社会性”,应以对“政府公共性”“国家公共性”“国家中立性”等范畴的辨识为基础。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功能、国家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彰示了“国家社会性”的核心内涵。“国家社会性”是一种批判性和建构性的介入,这一范畴的应用是对传统阶级主义国家工具论的纠偏;在与相关范畴的对比中,“国家社会性”显出了自身存在的概念优势,继而拓展了对国家性质的讨论并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关切。 相似文献
87.
政治价值的中立原则是否恰当是政治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争论的焦点。社群主义从"目的"出发,对政治自由主义展开批判,认为中立原则的结果是政治价值把道德价值括置在外;政治自由主义从"手段"出发对自身理论进行辩护,认为中立原则只是理性对话的中介——谈话过滤器而已。其结果表明,罗尔斯政治价值的论证逻辑虽然通过精心"剪裁",但由于缺乏现实社会的"奠基"和现实批判的维度,其理论的理想性和现实性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张力。 相似文献
88.
郭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49-53
立法法,因其特定的立法宗旨和目的而成为我国基本法中的基本法。其意义如此重大,自然引来人们诸多挑剔的目光,即将施行的立法法真的已尽完美了吗?本文认为,立法法对其立法意志的关注尚嫌不足,一方面,功利性的立法动因冲淡了立法的人民意志性,另一方面,立法中立的良性机制又难以真正确立。而立法的人民意志性无疑是一切法的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源,它将成为立法法所追寻的根本价值目标,并最终归结于委托立法体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9.
徐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56-60
针对当前征地中,权力行使者无视权力运作的基本范式,越界滥用征地权,致使征地乱象纷呈的现象,指出为征地权设定清晰的边界与严格的程序,在中立性、非营利性及权责相适应的原则框架下对其进行有效规制,并随着政绩考核模式的转变以及问责制的建立,最终形成征地权良性运作的稳固范式,是破解征地困局之良策. 相似文献
90.
周立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22-24
笔者认为 ,进一步深化我国税制改革 ,构建新的税收体系 ,应该正确处理好税源与税基、公平与效率、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几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