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0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001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3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以台湾全家便利连锁店为研究对象,从信任和关系中止的联系出发,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影响加盟关系中止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1.加盟者的经济满足和非经济满足与其对加盟总部的信任程度正相关,非经济满足的影响更大.2.总部和加盟者之间的沟通程度与加盟者对加盟总部的信任程度正相关.3.加盟者与总部的非功能性冲突与其对加盟总部的信任程度负相关,功能性冲突与信任程度正相关,且非功能性冲突的影响大于功能性冲突.4.信任是影响加盟关系中止的前因变量,信任在非经济满足和非功能性冲突对关系中止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果.  相似文献   
22.
刘华军  杨骞 《管理科学》2014,27(5):133-144
运用DDF模型和ML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分省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采用Theil指数测算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并按照多种空间尺度进行区域分解;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空间面板自回归最小二乘法对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之前,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地区内而非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计量模型回归估计结果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和科技创新水平对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等结构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3.
听写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有用的教学技巧,本文从短文听写在大班课堂上的具体运用表明:听写融合了听,写,说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结合且能有效解决英语大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听、说、写三方面的基本困难。  相似文献   
24.
考虑一个零售商同时出售制造商品牌产品和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的营销渠道,这两类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竞争性。制造商与零售商分别进行广告投资促销并累计商誉,且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分担零售商的广告投资成本。假设零售商广告促销活动对制造商品牌商誉存在负面影响。运用微分对策的方法求解动态环境下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的最优决策,并分析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处参数对决策的影响。最后证明,Stackelberg主从博弈决策优于Nash非合作博弈决策。  相似文献   
25.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主体对首购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匿名性和互动性特征使知识共享过程中共享主体的影响尤其显著.以有过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经历的消费者为样本,探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首购意愿的作用机理,分析知识共享主体特征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以及消费者感知风险对消费者首购意愿的作用;通过在网上论坛发放电子问卷、滚雪球和街头拦截的形式回收有效问卷366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层次线性回归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共享主体的特征可以划分为发送者专业能力、关系强度和发送者社区地位3个维度,这3个维度通过感知风险正向影响首购意愿,产品涉入度对共享主体与感知风险的负向关系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该结论为企业在虚拟社区进行有效的口碑营销及危机公关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6.
中小板ETF的价格发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倬  郭彦峰 《管理学报》2010,7(1):118-122
使用日内5分钟交易高频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等技术研究中小板ETF与其标的指数间的价格发现,进而探讨信息传递过程。实证结果显示:中小板ETF价格与中小板P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达到了长期均衡;价格发现能力上,中小板P指数领先中小板ETF;中小板P指数受到新信息影响所产生的冲击大于中小板ETF价格所产生的冲击,中小板P指数对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能力强于中小板ETF价格,中小板P指数为信息传递的领先指标。我国ETF市场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7.
不同带宽的网络接入服务商( ISP) 需要有不同的定价策略. 在消费者的单位时间成本不 同情况下,分析了网络接入商的定价博弈. 通过比较静态和动态的纳什均衡价格与收益,得到 了接入服务商的先动优势,也得到了技术进步对宽带接入的有利性. 然后分析了形成价格联盟 后的最优定价,得出了不同带宽的接入服务商之间具有形成价格联盟的激励的结论,并使窄带 接入退出市场. 最后探讨了结成价格联盟以后社会总福利的变化情况,指出这种结盟对于社会 整体来说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28.
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交易价格分解模型,将交易机制效率进行量化,构造度量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不同市场交易主体和流动性差异;剔除价差中的逆向选择部分,提取成交价格与有效价格的真实偏离,同时将价格波动归结为由债券新息引起的波动和由交易机制摩擦引起的波动两部分.选取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交易的跨市国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笔成交高频数据计算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对两个市场交易机制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交易所债市竞价交易机制价格误差更小,交易机制效率更高;银行间债市较大的报价价差源于做市商的逆向选择风险防范,而做市商机制的真实交易成本与交易所竞价机制相差较小,这种交易成本虽然不利于频繁买卖的现券交易,但对于大宗交易者来说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9.
I examine whether prenatal sex selection has substituted postnatal excess female mortality by analysing the dynamics of child sex ratios between 1980 and 2015 using country-level life table data. I decompose changes in child sex ratios into a ‘fertility’ component attributable to prenatal sex selection and a ‘mortality’ component attributable to sex differentials in postnatal survival. Although reductions in numbers of excess female deaths have accompanied increases in missing female births in all countries experiencing the emergence of prenatal sex selection, relative excess female mortality has persisted in some countries but not others. In South Korea, Armenia, and Azerbaijan, mortality reductions favouring girls accompanied increases in prenatal sex selection. In India, excess female mortality was much higher and largely stable as prenatal sex selection emerged, but slight reductions were seen in the 2000s. In China, although absolute measures showed reductions, relative excess female mortality persisted as prenatal sex selection increased.  相似文献   
30.
Measuring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has recently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 Few studies, however, have adopted the two-stage network DEA to explore this issu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Because the entire operational process of the banking system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ub-processes (deposit producing and profit earn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b-process efficiencies could be used to assist in identifying the sources of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entire banking system. In this study, we utilize the network DEA approach to disaggregate, evaluate and test the efficiencies of 16 majo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during the third round of the Chinese banking reform period (2003–2011) with the 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setting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undesirable/bad output.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i) the two-stage DEA mode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onventional black box DEA model in identifying the inefficiency of banking system, and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banking system primarily results from the inefficiency of its deposit producing sub-process; (ii)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banking system improves over the study period because of the reform; (iii)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SOBs) appear to be more overall efficient than 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JSBs) only in the pre-reform period, and the efficienc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Bs and the JSBs is reduced over the post-reform period; (iv) the disposal of non-performing loans (NPLs) from the Chinese banking system in general explains its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the joint-equity reform of the SOBs specifically increases their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