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99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778篇
社会学   209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htetl in two museum narratives devoted to Jews in Soviet and post-Soviet Russia. The first, the state-funded 1939 exhibit “The Jews in Tsarist Russia and the USSR” was organized by the Jewish Section of the State Museum of Ethnography in Leningrad and remained on display to the Soviet public until the Nazi invasion in June 1941. The second is the privately funded Jewish Museum and Tolerance Center in Moscow, which opened in 2012. Though conceived under radically diffe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each exhibition conveys a significant message about the place of Jews in Soviet and post-Soviet society, respectively, and each positions the shtetl as a formative arena for Jewish civic identity vis-à-vis the Russian homeland. Across the chasm of over seventy years, these two museum projects raise strikingly similar questions about how and why cultural institutions are mobilized to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of Ashkenazi Jews and the state. In both cases, the shtetl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narrating this unequal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92.
白海丹 《云梦学刊》2007,28(3):156-157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有电子邮件、FAQ、实时虚拟、合作虚拟等四种咨询服务模式。目前国内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还不够普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其趋势朝网络信息化和全球合作化发展。  相似文献   
93.
在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的长期"铸造"下,社会显然已经形成了某种关于文学的"传统意识"。在许多人看来,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肯定会长期存在下去;我们久已形成关于文学的一套理论认知和价值体系,也会长期存在下去。粗粗看去,这似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却发现:我们已有的理论判断和价值标准,在社会的文学现实面前经常处于"失语"状态。这是文学时代变化造成的。由于文学在数字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里有了不同既往的表现,由于这是一个新的"后文学时代",因此,我们以往的关于文学的理论看法和文学史观正在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94.
家庭养老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弱化,主要原因是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竞争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社区养老的覆盖面太窄,发挥作用小;社会化养老还存在着接受的问题。该地区农村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5.
虚拟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核心能力为主要形式的、对企业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有效手段———虚拟企业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我国虚拟企业的发展面临"难产、难受、难处"的难题。应采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企业集团组建、提高虚拟制造的应用程度、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等措施推进企业的虚拟化进程。  相似文献   
96.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从此走向了文明。网络技术从性质上讲是中性的,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等诸多道德失范问题,衍生了如网络色情、金融诈骗、窃取机密、造谣中伤、制造社会混乱等网络异化现象。网络主体道德行为失范,生存空间的二元性是前提;不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基础;病态心理是动因;网络无法可依、主体教育脱节是外在条件。把握这些成因,对扭转网络主体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第四世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第四世界”,是指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信、虚拟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对宇宙万物和人类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模拟缩合,构建起的一个新天地。它是对赛博空间、虚拟现实、网络世界和信息社会等新实体的综合。它有构成的物质基础信息和网络,有其存在的形式赛博空间和赛博时间,有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它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和重要的社会价值。它与波普尔的“世界3”有质的区别,突出展示了其主体性、超现实性、虚拟性和想象性。  相似文献   
9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of developingand delivering training for workers in social care servicesin Romania, through a European Union PHARE1 funded project.The authors use their experiences to draw on the past and currentpractices of those social workers who were participants in thetraining and to explor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emergingissues and themes for social work in Romania. There is alsoan exploration of the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for the further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learning and practicewithin Romania. The case is made tha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of social workers could be supported through the encouragementof participatory networks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相似文献   
99.
在海洋人类学发展的早期,文化生态范式一直主导着海洋人类学的研究,并且直到今天仍有很重要的影响。海洋人类学的文化生态视角认为,海洋生态系统是产生特殊的海洋社会文化的原因,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海洋环境的限制和不确定性会导致人们对于生活特定的应对方式和适应策略,从而产生一个不同于陆地社会的社会文化类型。但是随着海洋人类学自身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文化生态范式的缺陷,并逐渐转向其他视角和主题的海洋人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0.
虚拟世界的出现,是否推翻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理论界曾对虚拟世界有不同角度的解释。从本质上看,虚拟世界里意识的时间和空间并没有类似物质体的真实存在,它是粒子层面的运动在界面的体现。虚拟世界意识的主观性虽然类似人的思想的主观性,从根源上分析,都是电子运动的复杂性和量子层面的差异性体现,并没有一个思想主体的独立主观。虚拟世界与设想为真的多层世界,都是物质世界的个性或者是对宇宙多样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