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3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36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新旧思维复杂交织的农村社会,很多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普遍感到农村工作的难度加大、压力加重,总觉得调控手段单一,工作不能得心应手,领导活动常常事倍功半。这些问题产生  相似文献   
112.
卢弘炜 《社区》2011,(22):46-46
“还是咱社区居委会办实事,垃圾终于有处倒了,再也不用闻那酸臭味了”。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罗庄社区的居民们看着已被清理干净的周边环境,高兴地说着。  相似文献   
113.
《金陵瞭望》2007,(11):44-46
主持人:在近日举行的法治秦淮建设为民办实事推进会上.秦淮区20个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了各单位法治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这无疑为今年全区法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接下来的推进过程中.如何打造这样一个民心工程.将法治建设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并形成法治秦淮建设的特色品牌?今天邀请各位嘉宾就法治秦淮建设的有关问题做这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4.
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再一次将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每逢岁末年初推出一批惠民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已成为各级政府彰显民生的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就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提出了要坚持经常性、要有针对性、坚持群众性、掌握灵活性,取得实效,调动职工工作热情,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6.
一个职能与百姓生活、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基层单位,是如何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地服务群众、赢得口碑的?建邺区房产局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关注民生、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7.
“为民做主”:观念上的争议与决策中的两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道德争议与伦理两难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当今中国官员为民做主观念的成因及其在当代中国适用时遇到的正当性争议,以及行动者(官员与民众)在面临是否选择为民做主时的两难处境.通过争议性对话与实证性分析,文章指出,文化观念、民众心理、意识形态、权力观念与结构、干部绩效考核模式等多重原因,致使为民做主这一历史观念至今仍被许多官员所奉行.然而,当决定是否支持或遵行为民做主时,政府官员面临着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两难决策;民众面临着(经济)好处与(生产自由)权利的两难抉择.  相似文献   
118.
仇福生 《老友》2008,(9):28-28
刘自德,一名普普通通的驾驶员,13年来,以一名工人的身份肩负老干部信访和驾驶员两项工作,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老干部工作战线上,甘作一颗螺丝钉,真情实意为老干部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走遍了宜春的山山水水,踏遍了袁州的沟沟坎坎,先后处理老干部来信来访336件,走访离退休干部420名,安全行  相似文献   
119.
罗诗音 《老友》2008,(1):40-40
1986年,刘运柏从泰和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回到了老家泰和县万合镇龙陂村。我是党员,就要为群众办实事回到家乡的刘运柏,看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心里十分着急,决心尽全力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0.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新一届政府采用了更加务实、自信、灵活与成熟的外交政策,不仅在国际上积极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在国内积极树立“外交为民”的新形象。自本世纪初,我国外交理念的为民意识日渐增强,政府在不断推出新举措使外交工作走进人民大众、贴近平民百姓的同时,尤其建立起了有效机制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和利益,从而使我国“外交为民”这一宗旨得到更为具体的体现和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