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178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90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2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单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还包括物流能力的竞争,全球范围的国际物流系统正在形成。我国的交通运输如何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加速向现代物流的拓展,确定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自身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22.
蹇红 《经营管理者》2012,(9X):231-231
现代物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交通的资源优势,构建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良的现代物流设施体系。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物流建设应对的新形势,并提出了加快物流基地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623.
汤朱健 《经营管理者》2012,(13):181-182
举例说明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措施进行了论述,认为应从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及加强涉农运输物流管理水平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624.
《金陵瞭望》2008,(21):104-105
东倚红山公园,南望玄武湖景区,栖居于南京城北中央门核心地带的红山创意工厂如果说有着十分的成功,那么“地利”的优势首先就占了三分。园区附近的30多条公交线路,多条城市主干道及绕城高速。以及火车站、地铁一号线、长途汽车站等,为它布起了一个天然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625.
何志杰 《源流》2012,(10):58-58
"他们给钱我们夏耕,买肥料,小孩读书困难也给钱,帮我们贷款买猪苗。这几年生活渐渐好起来了,我们很满足。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多养一点鱼,多种点黄烟。"黄善禄是南雄市油山镇爱敬村75户贫困户之一,过去一直靠种植黄烟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2009年开始,韶关市交通运输局和韶关学院医  相似文献   
626.
论日本国铁民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共介入入手,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公共性与公益性,认为就整个交通运输业而言,其公共性与公益性都存在,但并不意味每一类运输活动都带有公共性与公益性,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基此,阐述日本国铁民营的成败及经验教训,并对我国铁路运输业的改革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7.
"十二五"规划对我国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实现自身效益增长的前提下,又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二五"规划要求我国交通运输业从根本上把握外部成本因素,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从根本上达到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完成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同时,达到降低外部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628.
629.
员工敬业度是当前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核心要素。文章在对敬业度等相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研究假设,并基于交通运输类企业的实证,对员工敬业度与职业倦怠和组织认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企业市场化程度上解释其差异性,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0.
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结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通过探讨综合运输体制的制度变迁、环境影响、政策促进以及法律需求,建立对于交通法律法规的新型认识,着重围绕交通法的发展趋势——综合运输法律体系的基底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