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37篇
劳动科学   168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6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34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本文从人事工作思维方式、人事工作管理、人才资源配置、人事工作服务、军转干部安置、人事管理法制建设、政府机构改革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省人事工作以人为本,以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冲破僵化,走向开放,实现跨越的历程.  相似文献   
272.
宋代是官员回避制度的成熟时期。宋代回避制度对官员有着严格的限制,从官员科举入仕到任职期间的人事调动和任免等都给予了明确规定,其具体内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科举回避。宋仁宗时期,科举回避制度得到发展;南宋时期,明确规定参加科举考试之人要回避在当地为官的亲属等人,而且对各地的解额也做出了严格规定,完善了回避制度;宋孝宗时正式将科举回避的规定写入省试条法之内。二是籍贯回避。宋太宗时期,下诏登记官员户籍,开始实行籍贯回避制度;宋真宗时期,针对特殊的地域状况,放松了对官员任官籍贯的限制;宋神宗时期,规定不得任用本地人为官,以免出现割据作乱的情况;南宋时期,为解决大批南迁官员的人事任用问题,重申籍贯回避制度。三是亲属回避。宋真宗时期,规定经略安抚司和监司等官,在同一个地方任官者须避亲。宋朝荐举人才时,也须回避亲属。四是同年回避。宋朝建立之初,司法案件的检查、勘验者与审判者,如果是科举同年的关系,需要回避。宋真宗时期,朝廷又规定:司法官员只须回避同年同科者,同年不同科者不在回避的范围之内;随后,又取消了既是同年又是同科及第官员互相回避的规定。五是司法回避。宋神宗时期,回避制度的范围有所扩大,实行了司法回避,南宋时期司法回避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六是同僚不和回避。宋神宗时期,同僚不和也在回避的范围之内。宋朝官员回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对澄清吏治和减少腐败也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受到皇权和权臣的影响,其执行难以尽善尽美,也没有改变宋代吏治腐败混乱的局面。宋代官员回避制度对今天的人事任职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发挥回避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73.
军事禁忌习见于中国古代兵家文献,其中人事禁忌尤重,是考察古代战略战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军事人事禁忌以兵者乃凶器滥用将遭受天罚为心理根源,滋生于战乱深重的现实和阴阳五行思想影响的双重土壤.军事人事禁忌主要包括畏战原则和慎杀行为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古代慎战思想的集中反映.军事人事禁忌沿袭三代天命观、人本主义、仁战思想、军礼孑遗等传统内核,随着时代发展日益陵替式微,但贯穿整个古代军事而不绝显隐.军事人事禁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过约束战争发展和减少战争伤害的作用,合理性与愚昧性并存,应该回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加以辩证分析和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274.
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运作,面对的是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多样化的风险。本文就企业经营过程中常见的财务风险、人事风险及信用风险的特点、成因及规避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75.
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有共同的规律,但没有共同的模式。企业管理中的“三基”工作(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亦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人本的观念有着广泛的认同度,在“三基”工作中如能  相似文献   
276.
知识管理的基点:知识管理与组织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对隐性知识的管理达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造就一种积极学习,汲取知识,共享知识的环境,以培育、提高创造力.而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长期适应外界环境、整合内部组织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组织文化对主动学习、知识共享、创新精神的培育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以组织文化为切入点,进行知识管理是一种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277.
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由单纯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由相对中立的专门仲裁机构仲裁和司法审判构成的"一裁两审",顺应了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改革的要求。这是我国人事争议解决程序制度改革取得的重大发展。"一裁两审"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仲裁制度体系,而且从制度上确立了人事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并保障各方合法权利在公正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78.
为适应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的需要,更为学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西南科技大学以全员聘用和岗位聘任为突破口,实行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岗定酬”的岗位津贴制。通过对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做法的介绍,以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全员聘任制。  相似文献   
279.
我国信息化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一场变革,这场社会革命对现有的法律制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挑战:(1)与现有的书面形式法律制度矛盾;(2)增加了现有法律规范适用的不确定性;(3)产生了制定新法律的需求。现有的信息化相关法律制度虽然已经形成了初步框架,并正在发挥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理论准备不足、立法布局不合理、电子证据制度缺失的问题。在近期完善信息化法律体系仍然应当以立法工作为重点,应加快制定《电信法》、《互联网内容净化法》、《信息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电子政务法》。  相似文献   
280.
目前我国各类人事争议的数量不断增多,但由于人事争议立法不尽完善,解决机制存在诸多缺憾,导致实践中人事争议案件的解决困难重重,因此,完善人事争议解决机制已迫在眉睫。本文对人事争议的概念及我国人事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完善相关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